第一百三十四节(2/2)
“老太太,这恐怕不妥当罢。人家离家一二年,如今都小小的有了一点积蓄,好容易与家人团聚,在父母跟前尽孝。这冷不丁的,要人家进府……”
“二丫头,宝玉已经连着几天未能好好吃饭了。你二叔如今也只有这么个嫡子,身子又弱,你叫我如何放心得下。”
贾瑾立刻起身,至贾母面前跪下,道:“老太太,不是孙女不肯尽力,实在是孙女有太多的疑问。”不等贾母开口,贾瑾就继续说道:“若是老太太想要哪个奴才,孙女无论花多大力气孝敬,那都是该的,可是宝玉不一样啊,他到底也不过是个小孩子,而且又是男孩子,怎么可以跟女娃子一样,样子内帷呢。他的年纪也不小了,总不好一辈子都在我们这些女眷里面厮混吧。”
贾母有些生气地道:“你的意思是不肯喽。”
贾瑾道:“老太太,不是孙女执拗,为了宝玉的将来,还请老太太三思。我父亲之前未出仕的时候,就喜欢吃丫头嘴巴上的胭脂,为此老太太还不止一次斥责过我父亲。可是老太太却从来没有为此说过宝玉一句重话。”
“那是因为……”
“老太太,孙女在这里,不是嫉妒宝玉。孙女只是疑惑,若是将来宝玉大了,年纪一大把,胡子一大把,依旧喜欢天天呆在后宅里,依旧喜欢吃丫头们嘴巴上了胭脂。那时候,宝玉又有什么前途可言?”
“你父亲……”
“老太太,宝玉跟父亲不一样。父亲是这荣国府里的正经爵爷,身上背着祖宗传下来的爵位,况且父亲有哥哥这个原配嫡子,又有琮儿这个庶子,将来母亲说不定还会为孙女添几个弟弟。说句不好听的话,老太太百年之后,我们大房与二房分了家,宝玉也只是个员外郎的次子。若是宝玉如今的样子再不改改,他又如何支撑门户?兰儿可以赡养他的母亲,却不好叫宝玉一直依附这侄儿过日子吧。”
“可是你父亲不也进了皇上的眼了吗?”
“老太太,父亲能进皇上的眼,是因为父亲有爵位在身,能给皇上准备万寿节礼,而且那份万寿节礼又送得好,才有了今天。宝玉又能凭什么身份给皇上准备万寿节礼呢?”
“还有大丫头呢,她如今也是太子身边的贵人了,将来我们家就要出一位娘娘了,还怕她这个亲姐姐不提携自己的亲弟弟?”
“老太太,后宫不得干政”贾瑾急了,这样的话也是能出口的?若是让御史知道了,那还了得:“这是太祖爷留下的铁律。大姐姐也只是太子的侍妾,不是太子妃,将来,大姐姐也只是一位妃子,不会是皇后。何况官爵的任命,那是朝廷的事情,哪里是大姐姐能够插手的?自古以来,靠着裙带上去的人家,哪个又落得好下场了?不说别人,就说中宗陛下那么宠爱的魏娘娘,最后的结局又怎样?她的家人在中宗时期的确风光,可是到了仁宗陛下的时候,还不是一败涂地“
贾母愣住了。孩子多了以后,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比较着每个孩子的表现,然后不自觉地偏心,贾母就是如此。贾母有三个嫡亲的骨肉,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贾敏。贾敏是个女孩子,又是不能长长久久地呆在家里的,贾母对她自然就多疼爱一些。而贾赦与贾政比起来,一来,他不是从小养在贾母身边的,母子见感情不够深,至少没有贾母与贾政之间来得深;二来,他的性子也比较温吞。说起来,原著里贾迎春的性子跟贾赦还真的是很像,都是有事都闷在心里,不知道说出来,更不知道争取的主儿。
也许贾赦最初送贾迎春到贾母跟前,除了让女儿代替自己尽孝,也有让女儿在母亲身边为自己多多地说些好话、缓和些母子情谊的意思在里面。毕竟贾赦夫妇与贾母的关系不够好,贾琏又娶了亲,不在后宅居住了。大房能长时间留在贾母身边的人,就只有这个二姑娘而已。
可是原著里的贾迎春自己不争气,或者说,她将贾赦的那份温吞发扬太过。,以至于被下人拿捏欺负,尤其是司棋的事情,又一次地往贾赦脸上抹黑。也难怪贾赦最后会放弃了她,急着将她打发出门。
可是如今贾瑾却说出了她原本就应该说的话,贾母就必须考虑一下了。
贾瑾看着贾母道:“老太太,自古男女有别,宝玉实在是不能继续放在内宅养着了。不为了别人,就为了大姐姐、为了宝玉自己,也请老太太早日下决断。大姐姐跟宝玉一样是养着老太太跟前的。如今宝玉跟三妹妹四妹妹一起养在老太太院子里,别人看轻了宝玉也就罢了,三妹妹和四妹妹的名声又会怎样呢?宫里的大姐姐的名声又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