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帝乾荒(1/2)
龙山文化玉器的纹饰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与器物合一型;一是器物装饰型。有直线纹、网格纹、虎首纹、兽面纹、人面纹、鸟纹。龙山文化玉器以片雕为主,镂雕为辅。纹饰的线纹,有阳线雕和阴线刻两种,且阳线雕的应用占多数。镶嵌工艺的实例,见于sd五莲丹土遗址所出玉钺,其中上部的孔内嵌有绿松石。玉与绿松石的组合工艺,此为仅见。这种工艺方法开夏代和商代玉器镶嵌工艺之先例。
昌乐骨刻文字的布局和结构有规律可循,有些偏旁多次出现,距今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制作上和殷墟甲骨文类似。兽甲骨上所刻的“行列整齐”的图案符号比殷墟甲骨文更为原始,明显处于画(符号)与字的过渡状态。骨刻文与甲骨文,二者应具有某种传承关系,是解释中国汉字起源的新依据。这些符号都属于阴线刻,笔画婉转曲折,刻画纤细,多为弧笔和曲笔,呈现出螃蟹状、草虫状和鸟状等形态。收集刻有文字符号的甲骨100多片及2块玉残片,共有600多个图画文字。这些文字有的刻在骨片面上,有的刻在骨腔内,有的刻在骨臼头上。
汉族主体部分其父系远祖完全是来自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中国各地的汉族,从东北到gd从东南的客家到西北兰州,其主体就和5000年的古代中原人无异,如今的汉族,就是古代中原人的直系后代。
龙山文化,尤其是庙底沟遗址,带有漂亮的玫瑰花图案的黑陶,被认为是和“华花”部落有关,而对光明的崇拜是这个部族的特征,被认为是古代华夏族的祖先源头。到2013年底各个汉藏语支系中,一般“hu”“gu”“hua”“gua”“hao”等词根都有光明的意思,比如苗语的gua,畲语的hu,汉语的hao(昊、皓),藏语的gu,无不具有光明、光华的含义,龙山文化,被认为是汉族人的祖先华夏族部落的文化,而对陶寺遗址的确认,也支持了这种说法。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龙山文化也会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并把相关研究推到新的高度。
帝乾荒,统治时间:bc2530--2484年。
bc2530年,昌意之子帝乾荒继承黄帝之位。bc2620年,昌意之子在若水畔有了黄帝的孙子乾荒(姬姓),到其继位时为30岁。
有资料认为乾荒是颛顼的名字,但这是错误的,史料上记载颛顼20岁登帝位,而乾荒到黄帝死时已经28岁加上后来左彻的摄政,至少已经35岁。所以乾荒与颛顼绝非同一人。
bc2484年,帝乾荒四十七年,逝世。终年76岁。
有熊氏(即黄帝,又号轩辕,bc26972544年)为中心的部落统治天下153年。现在发现的两座黄帝陵墓:sx省ya市hl县北桥山、hb桥山。疑为黄帝与乾荒的陵墓。直至辽统治中国北方后,从此断祀。
帝颛顼,统治时间:bc2480--2403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