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探讨下一个产品(1/2)
国营企业集体经济的负担有多重?
杨全、吴学海等这一代很多人都是生在、长于家属院,家属院就是企业自己建的。这时的企业承担着责任重大,不光管工作,还要管生活。
当单位财政报表显示有盈利,吴浩如全国各地的国营企业领导一样,他也想在吴家村自行车厂里建新的家属院、家属楼。如果经济允许他还准备建初中,小学和幼儿园也想准备翻新一下。
这对自行车厂接下来发展是否会造成影响,他不在乎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下一任接手时如何安排考虑与他没有一点关系了。
吴浩看着设计图纸,幻想着四层的红色的砖楼房家属小区,前面种着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员工下班后陪着孩子在周围的文化广场玩耍嬉戏,晚上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这种生活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活,也是他准备赋予吴家村的新生活。
站在吴浩的角度,杨全可以理解他的想法,但是无法认同他的做法。
吴家村自行车厂这样的村镇企业,有限的资金不是用在生产上,而是被这些负担所拖累,如果之后下一代厂长开大口贪起来,那吴家村自行车厂之后的发展道路就更加艰难崎岖。八六年开始实施厂长负责制,吴浩是第一位,他能保证自己不贪,但是没法保证下一任、下下任会不会贪一点。
在杨全看来乡镇企业崛起本来就是改革开放的意外收获,乡镇企业从一开始就生存于计划外空间,是在市场经济下发展壮大的。
从生产项目的确定、原材料的采购到产成品的销售,从用工制度到分配制度,乡镇企业的方方面面都是受市场调节。
在现在这种短缺型经济的环境中,企业生存出来的合格品不愁卖,当然政府政策的支挣也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乡镇企业无法长久也是因为其身份集体经济,领导人无法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陪着它一起成长,相反还有可能趴在身上吸血。
杨全不去评价批评,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够忙了。创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斗,要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那种气概,一路战斗到倒下的那一刻。
杨全想到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的“我相信,在群星之中,总有一颗星星,引领我的灵魂,穿越未知的黑暗”。
……
第二日,杨全主持研究组的领导会议,会议召开之前杨全就曾与袁庆礼通过气。
现在自由侠工作按部就班下去,即使后续的一些移交和测试的工作也用不了这么多人。研究组需要尽快确定一个新的计划,让工作组动起来发挥价值。
人不能闲,一闲就出毛病,这个是袁庆礼说的。忙碌了大半辈子,现在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趁着还手脚能动脑子不呆,赶快忙起来实现自我价值。
会议级别是组长及以上可参与,连同杨全在内一共9个人。内容是关于接下来研究组工作方向、下一代产品定位及可能性的讨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