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人来挖墙角了(1/2)
“有个情况和你说下,”会议结束,袁庆礼端着三菜一汤的餐盘走到食堂角落一侧饭桌上。
杨全放下餐盘,递上一个苹果给袁庆礼,得到解放的双手立马活络起来,顺手拉出藏在桌底的凳子,用衣袖随手扒拉了擦除不存在的灰尘。
公司食堂不错,午餐有水果。
“什么事?”
午休铃声响起后的食堂热闹非凡,员工拿着餐盘或者磁缸整齐有序地排队等待打饭。食堂窗口只有三个,其中两个负责固定套餐米饭与两素两半荤两大荤。另外一个负责面食,有时是面条,有时是饺子,杨全记得上次吃的奥灶面非常正宗。
员工根据自己口味选择排队,这里不分领导员工,大家都正常排队。只是领导有时会提前五分钟过来,错开了排队高峰而已。
“今天这个红烧肉好吃,”袁庆礼拿着筷子夹起油腻肥厚的红烧肉大快朵颐,也顾不上刚刚说的话题。
杨全喝了一口豆腐清汤润下干渴嘴唇,也夹起婴儿手掌大小的五花肉,一口咬下汤汁炸溅在口腔之中。浓郁甜味瞬间迸发充满舌腔味蕾之下,肥而不腻的口感让人对下一口的味觉充满期待。
“确实好吃。这个汤汁浇在米饭上,味道也特别好。”
“要说这个红烧肉,还是苏南靠近沪城那边的做法好吃。但是切的五花肉肥厚块头太小,要是大一点,一口咬下去吃得饱满那种才够劲。那种切成小块的,小家子气太重,连吃都不过瘾。”袁庆礼点评着不忘扒拉着米饭,他家是今年开始餐桌上才开始出现肉类,对于大块的肥肉是情有独钟。
“有段话怎么形容来着?红烧肉就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这样的境界才叫完美。沪城的红烧肉我还没吃过,有时间一定要过去品尝下。”杨全也不记得上辈子有没有吃过,忘记那边做法了。但是可以确定这辈子还没去吃过。
“对了,说到沪城,我的几个老朋友给我来信,说了些事。”袁庆礼终于想起刚刚准备说的话题了。
“什么事?”
“沪城摩托车厂老领导喊我过去,他们去年计划生产幸福125型摩托车,现在准备大干一场。不知怎么想起我了,见我还在行业里,所以又来信喊我过去。”
“幸福125型?”杨全疑惑在脑海中搜索这款车,好像没有听过,只记得幸福250型。
袁庆礼见杨全疑惑的样子就知道他不太了解,连忙解释道:“沪城摩托车厂,和泰国正大集团下属的易初投资公司各出资50%,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沪城?易初摩托车。”
听到这里杨全立马想到北方易初,这才似乎想起沪城易初。其实认真算起来这两家应该是同为泰国正大集团的成员,幸福应该就是沪城易初。
重生之前似乎看过有人对于沪城易初简单地评论过,就是十年前人见人夸,十年后无影无综。
“幸福125是他们的新产品?”杨全问道。
“对,他们从本田引进cg125制造技术,这两年正在搞这个项目。去年他们试制了100辆幸福xf125,今年开始要大干一场了。”袁庆礼解释着杨全不知道的历史,长长一段历史在加上杨全回忆终于补全这段故事。
沪城摩托车厂才与泰国正大集团下属的易初投资有限公司各出资50%,与1985年1月1日成立了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摩托车生产企业-沪城?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1986年1月1日,沪城动力机厂以增资方式加入这个公司,最终形成一个摩托车厂一个发动机厂的2000个人的大厂。
合资之初主要是生产幸福250,没有别的主打产品。为了解决技术问题,86年中外双方决定出资引进具有国际20世纪80年代初先进水平的本田公司(包括cg110、cg125及cg145等)ke2型摩托车制造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