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政治制度的设置(2/2)
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思想家、改革家或者说是投机家康有为通过历史考证的学术方法,断定《左传》等古文经典是“伪经”,它们只事“记事”而非“明义”,所以它们湮灭了孔子作经托古以“改制”的原意:“乱改制之经,于是大义微言湮矣”,(注:《中庸注序》。)“自伪‘左’灭‘公羊’而‘春秋’亡,孔子之道遂亡矣”。(注:《春秋董氏学》。)康有为为了在道义上站住脚,进而将孔子装扮成一个资产阶级历史进化论和民权平等思想的倡导者,多方穿凿附会,力图从孔子那里找到其变法维新的根据。而且这里,康有为还先斥责了当年为王莽政权服务的文人刘歆的观点,程长风对其这一点的引用,更是大得汉朝人心。
以康有为一代思想家的先进理论,自然惊住了王烈等人。[阅读文字版,请上]很快,这篇《新学伪经考》通过王烈等人的传诵,在幽州境内流传开来,甚至到达了辽西、辽东等地,一时间人人以了解“新学”为荣,书中对的观点由于假借了孔子的名义更是在文人士大夫圈子里获得了广泛的赞同。
“看孔圣人都这么说了,难道你还能比孔圣人还孔圣人?”
眼见舆论在这些迂腐儒生沸沸扬扬的宣扬下已成气候,程长风趁热打铁,在与张道等有名的大世家首脑协商后,推出了所谓的《告幽州民众书》,为了不触逆朝廷,这份名为文书,实为法律的文本,以榜文的形式传遍了幽州的乡野。
《告幽州民众书》主要从屯田垦荒、税收、商贸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文书提出,幽州刺史府鼓励流民开垦荒地,并且以谁开垦归谁所有的原则,但各大世家却不得以任何名义再侵占无主荒地。对开垦荒地的农民给予一定数量的政府贷款及张晨开发的水车等新技术的支持。至于税收则规定,新开垦荒地三年内免税,只交纳当年余粮的1/6即可。同时,程长风大力提倡与边境鲜卑等少数民族及内地的贸易,并规定今后幽州境内不得歧视商人,并对经商的商人给予低廉利息的政府贷款及货物保价系统。
为了保证这部《告幽州民众书》的威严,程长风硬性规定,该法规在幽州境内有违反者,以黄巾余孽处理,反正我说你是黄巾你就是黄巾,这也算是他长风无赖了一把,并命令飞虎军捕杀了几个胆敢公开闹事的土豪。
应该说,这未来中国的第一部貌似改革的条例并不算多么激进,为了取得大世家势力和儒生们的支持,程长风做了很大的妥协,首先就没有把土地改革和奴婢制度改革提到议事议程上来。不过程长风自有他的方法,按照他的计划,他将在目前自己控制的范围内广兴公商,到时候,那些大地主在利益的驱动下自然会主动放弃自己手中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润的土地,然后自己再以政府的名义收购。
但程长风并不是无原则的妥协,他首先利用这两年来的秘密调查取证,公开审判了一批民怨较大的贪官和地主,以违反古训,不守周礼的名义把他们砍了脑袋,家产充公,粮食分配给平民,土地一半给了声誉较好的世家,一半收归政府所有。
本来这样程长风已经很满意,但没想罗西却向他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
“土地方面,承认现有土地私有,以保证你们这些中国的大农场主们不提出疑义。”尽管程长风一再纠正,罗西还是喜欢把这些大世家称为农场主。
“但这并不等于让他们脱离控制,他们必须同意由刺史府设置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等级土地的所有权。土地所有人可以选择自己耕作,但是每年都需要向国家交纳部分收成作为赋税;而那些地主和世家控制的土地,或是因战乱等原因荒废的土地,全部由我们的管理机构统一管理耕作,自己不得私相租赁。这些土地,由刺史府统一安排屯田军耕作。如此,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流民纳入军制,编制更多的屯田军,使得军队的兵员和粮草都有基本的保证。”罗西摇头晃脑的说。
“嗯,不错,继续说……”程长风来了兴趣,鼓励罗西。
“至于那些大农场主方面,我们根据耕地的收成,留足耕作者的口粮,其余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土地所有者、屯田军和府库,这样即不损害大农场主的利益,也有效的利用了现有的土地资源。而这个政策实施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推出土地登记和土地交易管理制度了。因为,非自己耕作的土地必须由刺史府管理,所以土地必须登记。当然,返回给地主的收益是有最低标准的,如果歉收,刺史府就倒贴,而刺史府倒贴的基础,当然是大力发展商业,这简直和老大你的计划不谋而合啊!”罗西受到鼓励,更加得意。
“可是这样会不会伤害到世家的利益呢?”程长风指出建议的症结所在。
“当然不会,老大,你想现在是什么时候?打仗啊?想想我们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多少大农场主的土地都成了荒园,尤其在南部,再想想我们曾经的西部,那土地都没人要啊?”罗西的话叫程长风一震。
“是啊,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候,能有多少土地真正耕作起来啊?很多世家光拥有土地,却因没有人力、或者不善管理,而荒芜着,自己正好以代管的形式逐渐掌握这些土地啊!”程长风激动的简直想抱住罗西亲上一口,但看着他满脸坚硬的胡子,还是算了。
计议已定,程长风立刻找来张道,与他一计算,张道立刻表示赞同,他家的土地就大都荒芜着,根本雇请不到农民耕种。于是,在张道为首的世家撮合下,幽州的大世家、大地主觉得还是刺史府统一管理收益好,而且程长风过去几年再涿县推广商业带来的效益已经让很多世家眼热,加上前面以杀黄巾的名义大杀了几个闹事的大地主,所以,经过再三考虑,这些世家主动把土地全部上报,以求谋得更大利益。
“跟着程大人干总没有错的。”张道劝慰这些人,程长风知道后暗笑不已,这感觉好像自己成为了黑社会老大一般。
就这样,在程长风的推动下,在张道等世家的支持下,一场改变未来历史的改革悄悄的在东汉大地的东北部开展着。
汉中平二年6月,程长风正式向自己控制下的幽州大部郡县发放了招募流民,开垦边荒的榜文。这一次的开始,并没有上次贩卖压缩,饼干和竹制铠甲那样被各地的割据势力和中央政府重视,因为黄巾之乱刚刚结束,各地流民多有衣食不保者,而中央政府和各地官府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人吃饭、穿衣的问题,而这些人长期的存在,简直就是另一场动乱的积蓄,所以,多人得到消息后第一个反应是:这个小子疯了。
不过这样到也减轻了程长风不少压力和负担。
不过榜文中程长风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新城“江山”的构想,他只是含糊的说,将为开垦边荒的流民提供保护,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保护——如建城,当然是不会说了。
不过,即使这样,程长风也知道这等大事是隐瞒不了多久的。但他真的有些等不及了,而且他有信心在“江山”抵御住来自中央的压力和各地势力的窥视。
历史上不乏这样一时冲动的领导者,有些人成功了,流芳百世;更多的人失败了,遗臭万年。程长风这一步就是在赌博,在与时间赛跑。
在发出去的榜文中,程长风详细说明了自己将要实行一种名为“四民”的制度。
在未来中华帝国的历史学家看来,程长风这样急不可待的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简直就是昏了头脑,和那个一贯睿智沉稳的年轻人判若两人。但他们哪里知道程长风虽然看起来严谨如斯,但在内心却是一个极端富有激情的人,甚至有些偏激,这样的性格当然不会被记录进成功者的史册。
至少在汉中平二年的夏天,程长风已经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要为未来的中华帝国奠下第一块基石了。
而且,他有信心在那个腐朽到已经病入膏肓的朝廷有能力打压他之前,就在这中华大地上树立起“江山”之名。
所以,在榜文中,程长风无所顾及的宣布:未来的江山城中,将实行四民制。
何谓四民:工就是工民,农就是农民,兵就是兵民,商就是商民。当然他们有一个统称——城民。这四民制将是未来江山城社会构建的基础。
具体解释如下:
首先,在未来建设的江山城中,凡是第一批参与建造的流民,按职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那四民,成为江山的正式城民(这也是今后江山城中平民的最高标志),凡是参与开垦、建设的流民还将获得城民议事团(此为江山城中的最高政府机构)免费安排住宿,一户人家的给一间,单身的6人一间。
其次,要在江山城内建设各类工厂,工厂初期是比较初级的加工业,但因为加工过的东西,不论是实用的,还是吃的,总归比它们原来的状态要好卖许多,所以,销路也有保障。
这是对于不想从事农垦的流民,城民议事团招收他们进工厂工作,工厂提供食宿,每月还有一定数量的补贴,当他们学习到技术并熟练掌握的时候,将有机会升级为技工,享受更高的待遇。同时,工厂欢迎有手艺的工匠前来投靠,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手工艺人将给予城民待遇,如提供住房,并由政府按月发放补贴,要求是为城民议事团所建的各类工厂服务5年,5年后去留自便。此为工民。
同时,还将在江山城四周实行屯田制,参与屯田的流民将获得固定的土地,和城民议事团提供的生产工具,并且不需要交纳余粮,唯一的要求是每年农闲时到工厂帮工。这一点上,程长风的基本建设思路就是——工业为重。此为农民。
第三,军事上则提出,在江山城周边,临内陆一侧建设个卫星城市,这三个城市包括它们的周边都实行军事屯田制,即战时为兵,和平时务农。同时,这2个卫星城市也是江山城市面对内陆的商贸集散地和情报集结地。
当然,对于军事屯田的流民待遇时很高的,每月除按时领取比一般城民都高的奖金外,服役满5年后皆有机会选择加入江山城民。对于战争中死亡的,城民议事团将负责抚养他们的妻小,其妻小同时自动获得城民称号,享受城民议事团提供的津贴待遇。此为兵民。
第四,内政的另一步就是商业,对于主动把商号迁徙到江山城中经营的商家,将给予免税一年的优惠,一年期限到后,实行1/15税,可以说说是优惠到极点。同时,城民议事团还将给予这些商家城民称号。此即为商民。
最后是教育,将在工厂的熟练工人中挑选一定的人选进入技术学校学习更高的技艺并开阔思路。
所有江山城城民的子女,凡8岁以上,15岁以下都将有权利享受免费的教育,当然教育以开阔视野和培养技艺为主,主要是让这些人拥有一技之长,成为未来江山城的中坚。
对于能为整个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如提出某些新发明,或者提出了某些重要的建议的人,将给予城民议事团荣誉议事的封号。享受城民议事团提供的免税免劳役等待遇。
同时宣布,江山城内无郡守县令的称号,最高级别的政府为城民议事团,最高负责人为议事团首领,暂时由程长风兼任,议事团成员由四民内的杰出代表组成。
四民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简单,但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却影响了未来大汉帝国的走向,由四民制度推选出的代表,比较客观公正的维护了各个阶层的利益,把社会矛盾减少到最小,从而让程长风、飞虎军,还有他的江山城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发展基础。
至少,在制度出台的那一刻,很多人因为它的出现而对江山城充满了疑惑,但更多的人,却因为它的公布而对新生的江山城充满了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