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还不起的债(1/2)
对于林如海的阵脚自乱,龙二爷自然乐得隔岸观火。
原本商定的战期如约而至,双方极为默契的爽约了。
林如海现在是焦头烂额,有心无力,没办法,覆水难收啊。
做牛做马的老百姓一旦翻过身来,再想轻易压制是不可能的。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乱世“枭雄”像春后竹笋一般在各地疯狂涌出,然后便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滚雪球。
这些道理,林如海岂能不知?可惜,他这个局外人,根本没有入局的资格。
他林如海的大名早就名传天下了,是各方起义军的头号大敌,谁都可以站起来振臂一呼,唯独他不行。
而在五州鼓荡风云者并不是都能被称为“枭雄”。
有些人凭借义气聚众而起,靠身边一两个心机深沉精于谋略的“贤士”出谋划策,加之勇冠三军,身先士卒,混出了一点名堂,可惜天生一根筋怎能活的长久?
有些人则是实力凑合,智力凑合,胆识过人,阴差阳错就混成了一方领袖,但也耐不住时间的冲刷。
最终,三方势力脱颖而出。
一方是雄踞南边荆、交二州的项梁,据说他是前朝西楚名将之后,而今趁势揭竿而起,四处宣扬西楚君主的贤明和他们项氏的种种为民请愿的往事。
第二位则是青州刘邦。
这位可了不得,醉酒之后斩杀一条水桶粗细的拦路白蛇,而后面的人在斩杀白蛇的地方遇到一位老妇暗夜哭泣,就上前问她为何哭,引出了一段经典对话:
老妇人:“有人杀了我儿子,我在哭他。”
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
老妇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而今被耻帝之子杀了,故哭。”
众人认为她在说谎,正欲打她,老妇人却突然不见了。
如此神异之事,使得刘邦的追随者渐渐地畏惧他了。
最后一位则是北边的王贤,坐拥幽、并二州,此人之强无需多言。
三方势力,毫无疑问,刘邦最弱。
这么一来,大夏国算是五方割据,一锅乱粥,毗邻的金、齐二国听闻风声之后虎视眈眈。
叶小川自从上次被人围追堵截之后,总算学聪明了,穿的破破烂烂,怎么看都像个难民。
而他刚刚赶到昌邑县,就看到了那杆上书“刘”字的鲜红旗帜,进城一打听,着实呆了好久。
这是历史重演还是他看过那本《九州志》?
若是后者还好,这第一种情况嘛?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少年驱散脑中乱七八糟的臆想,反正自己不打算称王称霸,现在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总该去办自己的正事了。
天罗地网,小心为上。
以王氏父子的能耐,即便昌邑县不在他们势力范围之内,这张罗网无法囊括全城,但百花楼那边绝对细密有致,分量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