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内外名家精品文集 > 第五十五章 胡适与鲁迅

第五十五章 胡适与鲁迅(1/2)

目录
好书推荐: 诡异之旅 刀剑相投几时休 魔幻忘情道 101个温暖人心的情感故事 52篇优秀情爱小小说精选 52个花儿一样的爱情故事 三无少女骑士的守护 清朝穿越记 49则古典精美的爱情传说 救赎的人生

曹聚仁

一九二二年,我在上海第一次和陈独秀见面,那时,新青年社已经内部分裂;在上海的《新青年》,撇开了那些不主张谈政治的社员,走向研究社会主义的路上去了。那一时期,实际领导中国新文学道路的,乃是胡适。我和他见面,已在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之后;我还记得是在北四川路桥堍的新亚大酒店的三楼;那时,领导中国文*动,已经是鲁迅的时代。大家在开始批判胡适了。我们回看新文*动的全段历史,陈独秀影响,不可说是不大,时间可很短。胡适的影响最切实,时间也不怎么长。最长久,而又影响大的乃是鲁迅。这和近三十年间社会不安的情绪有关;因为文艺毕竟是从社会人生的根苗上长出来的。胡适所领导的道路,那时的青年,总觉得太迂远了一些。

胡适所指示的道路,乃是实验主义的路子。科学方法是胡氏的根本的思想方法,他用科学方法评判固有的种种思想,学术以及东西文化,重新估定一切的价值。结果便是他的文存、哲学史、文学史等。他创作白话诗,也是一种实验,也是科学的精神;这是他的文学的实验主义。他又说做诗也得根据经验,这是他的“诗的经验主义”。胡适在建设工作上,最大的成就,乃在整理国故,白话文学史,以及许多篇旧小说的考证,对于固有的中国学术思想,给了一道新的光。

从胡适所研究的成就来说,整理国故和小说考证真是划时代的。他将严格的考证方法应用到小说上,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样扩大了,也充实了我们的文学史。他考证了《红楼梦》,把曹雪芹的真面目从旧红学的迷雾中钻出来,他的功绩是不朽的。他是新红学开路的人,他说:“我自信,这个考证方法,除了孟莼荪的《董小宛》之外,是向来研究《红楼梦》的人不曾用过的。我希望这一点小贡献,能引起大家研究《红楼梦》的兴趣,能把将来的《红楼梦》研究引上正当的轨道去,打破从前种种穿凿附会的《红学》,创造科学方法的《红楼梦》研究!”胡氏所用的考证方法,就是科学方法,他说:“少年的朋友们,莫把这小说考证看作我教你们读小说的文字。这些都只是思想学问的方法的一些例子。在这些文字里,我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我们看胡氏的考证文字,其中创见甚多;但他的功夫在于小心求证,真能严格的做到“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他在做《红楼梦》考证的过程中,他自己已经改正了无数错误,而且承认将来发见新证据时,再来纠正其它的错误。他经过了七年的时期,考证曹雪芹的生卒年代,方才得到证实,这样的精神与细密的方法,不愧是一代的考证学大师,可与其乡先辈戴东原先后辉映的。

他的小说考证,还有一个重大的影响,便是古史的讨论。他的弟子顾颉刚、傅斯年、俞平伯,都受了他的影响,有极重大的发见。顾颉刚就说,他的《古史辨》,正从胡氏《水浒传考证》和《井田辨》等文字里得着历史方法的暗示。这个方法便是用历史演化的眼光来追求每一个传说演变的历程。胡氏考证水浒故事、包公传说、狸猫换太子故事、井田制度,获得最坚实的果子。顾氏研究中国古史,获到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中心见解,这都是近三十年中国学术界的大事!顾氏的结论,是这样:(1)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2)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3)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也可以知道某一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

胡适之成为新文化运动导师,对于这一运动是有利的,因为他一直诉之于理性,而不诉之于激越的情感的。我们单就新文学的风格来说,他也是把金针度与人的。鲁迅、周作人的文体,都是不容易学的,十多年前,上海出这一种鲁迅风的刊物,结果都不是属于鲁迅的风格的,朱自清说:胡先生在运动情感的笔锋,却不教情感朦胧了理智,这是难能可贵的。读他的文字的人,往往不很觉得他那笔锋,却只跟着他那明白清楚的思路走。他能驾驭情感,使情感只帮助他思路而不至于跑野马。但他还另有些格调,足以帮助他文字的明白清楚,如比喻就是的。比喻是举彼明此,因所知见所不知,可以诉诸理智;也可以诉诸感情。胡氏用的比喻差不多都是前者。例如:“科学家明知真理无穷,知识无穷,但他们仍然有他们的满足,进一寸有一寸的愉快,进一尺有一尺的满足。”“真理是深藏在事物之中的;你不去寻求深讨,他决不会露面。自然是一个最狡猾的妖魔,只有敲打逼椤,可以迫他吐露真情。”“社会对个人道:你们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顺我者有赏,逆我者有罚。”这种种比喻虽也诉记诸情感,但主要的作用,还在说明。其实胡氏所用的种种增强情感的格调,主要的作用,都在说明,不过比喻这一项更显而易见罢了。(我们且看清末启蒙时期另一导师梁启超,他的文体,也是多用比喻的;但梁氏之所以成功,乃在诉之于情感;所以读他的文字,觉得十分痛快,可是经不起仔细检讨的,一检讨就发见其矛盾百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请摧毁主时间线 魅魔小姐,该交房租了 人在异界,开局出卖100点良心 华娱98,随心所欲大导演 人在北美,从律师起步 失业后,被轮椅少女捡回家 从桃花坞开始的抽象顶流 道侣废了后,覬覦我的仙子出手了 肆意招惹 季总別虐了,太太扔下离婚协议跑路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