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逆流战神 > 091 壮大的西营

091 壮大的西营(1/2)

目录
好书推荐: 妖男宅女 魔兽世界幻瞳 异武 重生二少 一代宠妃万贞儿 四象元师 魔界的女婿 羽漠 永久的痛 霸器

洪承畴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头在宁夏严厉镇压兵变,西宁镇缺饷哗变军兵没有有效的组织,在洪承畴的军事压力下,哗变士兵纷纷南逃加入南边的起义军。

而起义军也没有一刻的停顿,分头席卷了整个关陇地区。其中张献忠部因为此时势力最大,吸引了不少哗变士兵和较小的起义军队伍来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扫地王和太平王两支起义军部队。

扫地王廖惠是四川阆中人,自古阆中就是四川与陕西联系的交通要道,所以陕西的农民大起义也波及到了阆中,廖惠则是四川起义军中的代表人物。本来,他的部队也在转战到陕北后又去山西,成为三十六营中的一分子,可是因为地域的关系,他的部队在陕西、山西、河南都没有得到壮大,反而在连续的作战中被消耗,最终不得已投靠了有六万之众(有效战力不到两万)的西营。太平王候俊禄则是坚持在陕西活动的一支,连续遭到官军的打击,也是实力遽减,才投入张献忠的麾下。

此时,张献忠所部已经成为起义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不过,要真论起战斗力来,经历了车厢峡战斗的张献忠很清楚:自己两万所谓的精锐正儿八经地摆开阵仗与官军拼,连人家5ooo人都打不过!因此,张献忠所部在起义军中反而比较低调,总是跟随其他部队作战,很少出头去强攻某城或者去硬撼某军。

受到李定国的影响,张献忠现在的算盘是尽量增加自己部队的装备质量和训练,而不是拉上去跟官军拼老命!也因为队伍壮大了,亲兵营左右两翼也各增加到了1ooo人的员额。实际上,西营真正的精锐就是控制在孙可望和李定国手中的这2ooo人。

九月,洪承畴抢在了秋收之前回师关陇。面对三边的官军精锐,起义军采取了东移的战略避而不战或者是稍触即走的办法牵引官军东西奔突。起义军各部都不愿意舍弃眼看到手的粮食,所以尽在关陇一带跟三边官军周旋。到了十月,关陇的粮食十之七八入了官军口袋,眼看无望的起义军才开始快东出潼关到达豫西。这是农民起义军第二次大规模的进入河南,吓得河南巡抚玄默一天三个告急文书以八百里快奏分送北京和五省军务总督兼三边总督洪承畴处。

“七年冬,贼骑千余西来,立马西郭麦田中。已而大旗飘飏,遥望崖口而南,旌旗蔽空,甲光耀日,南尽南山,北尽河曲,波压云涌而至。惟闻马嘶之声,自朝至夜,连营数十里。”

透过河南的官僚地主文人的笔墨可以看到起义军进入河南时的壮阔情景。

起义军在南阳、洛阳间稍做停留后,又在盟主高迎祥的组织下兵分三路,一路往北过黄河直扑山西平阳;一路由武关经南阳地区进兵湖广襄阳;一路从河南西部的卢氏地区向东扫荡河南。不久,进入山西的义军又从河南怀庆地区渡河,南入归德府(今商丘地区);入湖广的义军也经郧阳、上津再度进入河南南阳。这样,绝大部分起义军又集中到了河南境内。

洪承畴大为恐慌,忙请求兵部从河北军、京师禁军、辽东边军和四川白杆军中抽调精锐合计七万余人,加上原来的五省、三边军队从四面八方合围而来,意图将起义军主力消灭在河南荥阳、洛阳地区。

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上旬,起义军主力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部2o万众避开猬集的官军重兵,从河南汝宁府的上蔡、新蔡一线攻入安徽颍州等地。十一日攻克颍州,原任兵部尚书张鹤鸣被处死。这时凤阳的贫苦群众听说义军到了安徽,为了摆脱明政府敲骨吸筋的压榨,主动派人来邀请起义军进兵凤阳。

凤阳,是朱明皇朝的龙兴之地,号称中都。明朝初年,朱元璋是很重视减轻农民负担的,特意免除了凤阳府的徭役、田赋。这位太祖皇帝出身穷苦,父母也安葬在凤阳的皇陵里,附近还有从小出家当和尚混活命的皇觉寺(又名龙兴寺),可以说,明朝初年的昌盛景象正是出身贫寒的朱元璋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兴修水利、抑制土地兼并才成就的。可是这位太祖皇帝想不到自己的儿孙公然背叛了他的立场,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穷苦农民出身,在骄逸淫乐的生活中逐渐蜕变成了朱元璋当年反抗的阶级,只不过一蒙一汉的区别而已。

所谓的免除徭役田赋,到崇祯年间早就变了样。

凤阳人苦,苦就苦在这里出了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苦就苦在这里是中都,有皇陵和皇家寺院。没有徭役和田赋,但是各种造作营建的杂役却比别的地方多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把这里的人民压榨的穷困潦倒。皇家的陵寝,巍峨的寺院,宏伟的中都宫殿与大量破产的凤阳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官府、守陵太监的层层掠夺,凤阳人的生活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极致!

崇祯四年十一月,南京礼部右侍郎钱士升奉命祭告凤阳皇陵之后写的奏疏里,就报告了凤阳地区衰败的景象:“凤阳号称帝乡,……臣入其境,见土地多荒,庐舍寥落,罔陵灌莽,一望萧然。尝咨其故,皆言凤土确瘠,在江北诸郡为下下,民居皆涂茨。一遇水旱,弃如敝屣,挈妻担子,乞活四方。而户口既以流亡,逋赋因之岁积。催征则绝其反顾,招集又疑为空言。有司束于正额,不得不以逋户之丁粮派征于见在之赋长。于是赔累愈多,而见在者又转而之他矣。此田土所以日荒,户口所以日耗,正额所以日亏,宿逋所以日积也。……不意祖宗汤沐之乡,乃有竭泽露根之象,心窃伤之。……今天下赋重政苛,民穷财殚,……而臣谓政施仁,宜先帝乡。即特为蠲减,不过太仓之稊米耳。”

崇祯皇帝,这位立志中兴大明的皇帝是如何答复的呢?钱士升的请求并不高,蠲减凤阳的赋税不过是太仓一粟。可是,朱由检唯恐凤阳开了先例,各地起而效尤,因此他不作正面答复,只批上一句“其周恤民瘼事情已有屡旨”,用空话搪塞了过去。

实际上,作为臣子的钱士升还不敢说出事实的真相:是皇家把人民逼上了绝路!他不能这么说,从他的立场上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去说。君主**的社会里,说这些话是九族全灭的大罪!

颍州府城里,李定国难得地偷了闲陪着秦燕柔出门买一些日常杂用的东西。

走到南门大街上,蜂拥着进城的老百姓闹嚷嚷地在守卫南门的前锋营袁升高的带领下去知府衙门找起义军脑。哭求者、号泣者、大声呼喝者,把整条大街上的人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看,中都来的,凤阳人拿着花鼓来做什么?”针线小摊旁边,穿戴还比较周正象个文士的一名中年人小声地说着,不过看到一身戎装的李定国立时住了口。

李定国早已经听到,遂转头过去对那文士笑了笑,道:“生既无望,惟有背中都故里来参加流寇求个爽快死法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