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流连笔意写风流 苦乐酸甜人奈何(2/2)
灯影黄昏,诗剑乐坊。红袖青楼,千古惆怅”
十年之前,江湖中有四大才子,分别是诗、琴、画、剑。
诗便是‘踏月书生’诗若枫,言语曼丽,清新隽永,总能在极微处见真知,极细处通古今,博文儒雅,谦若君子。
琴则是“慕容世家”慕容吹笛,一曲暗香,**无数,闻者断肠。
画则是“怡林公子”海青枫,工笔描绘,嫣若真物。
剑,“无肠公子”剑拙云,一剑精诚,曾于衡山与朱剑夫论剑七日七夜,未尝一败。朱剑夫走时不由感叹:此子天赋极高,他日成就,必远在我之上,前程不可估量。
“踏月书生”诗若枫与“无肠公子”剑拙云,创“诗剑乐坊”,而慕容吹笛则创立了“红袖青楼”;而其中声名最盛者,却还是怡林公子海青枫广邀同道,开创的后唐一朝最出名的‘青枫画馆‘,其中名列百家珍迹,仅有唐一朝,就有精品名画一万余卷之多。
海青枫本是世家子弟,不仅能画,诗书琴剑,莫不精通,因此“青枫画馆”不仅是文人墨客聚散流连之地,与武林中各大门派黑白两道也莫不有往来。
八月初九,正是海青枫宣布退隐江湖的日子,青枫画馆将交由其妹海若嫣来掌管。因此这一日,天下名士、武林门派莫不汇聚。海若嫣不知由何得知李痴水的行踪,竟派人把他请了过来。李痴水画闻于世,人却无名。他容颜落拓,身上更有一种淡淡的落寞之色,来者大多闻名于世,其中不乏世家子弟,锦衣金剑,对李痴水嗤之以鼻,都在奇怪为什么青枫画馆会请这样一个形如乞子的少年前来。李痴水却毫不在意,从容淡定,观看着青枫画馆数十年来搜罗来的无数珍迹。看到绝处,感悟于心,画技更进。人间喜乐,莫不由心。有法无法,何为真法?因此只自心中淡然,经历了花浣主人一事,心中却又有些积郁,因此目光之中自有一股忧郁之意。他却不知,自他一踏进青枫画馆,便有一双眼睛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眼神清亮柔媚,却是一个青衣女子。
忽然人群里一阵骚动,有人大声叫道:“好了,主人到了!”众人纷纷让出一条道来,一个青衫书生当先而行,青衣佩玉,神情之中自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英俊飘逸,拱手作揖,连连抱拳:“多谢各位远道而来,蓬壁生辉,海青枫愧不敢当,多谢,多谢!”众人连忙还礼。李痴水转头看去,心中暗道:“海青枫画技出神,世家子弟,气度果然不同。”却见海青枫身后,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青衣女子,颜容清丽,忽然转头向李痴水嫣然一笑,眼神之中竟有一种古怪的意味。又随海青枫向前而行。身后四名白衣少女,一端金盘、一执白纱、一人抱琴、一人执笛,款款而行。六人走到堂前,一个灰衣老者看了看天色,大声宣布道:“吉时已到,请海公子金盘洗手,从此退隐林泉,再不过问学界江湖之事。”海青枫一脸凝重,走到盘前,朗声道:“青枫能有今日,全是诸位朋友捧场。在此一并谢过了。青枫封笔之后,青枫画馆交由舍妹若嫣执掌。舍妹文武双全,远胜青枫,只是年幼识浅,望各位前辈名宿不辞提携,青枫感激不尽!”
他身后那青衣女子冉冉走出,深深一揖道:“若嫣年幼识浅,还望各位前辈名宿不啻提携。”众人目中一亮,纷纷道:“这是当然。海公子名重武林,好侠重义,一掷千金,武林中谁不景仰,以后青枫画馆的事,就是我的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海若嫣一一谢过。目光有意无意之间,又向李痴水这边瞧了一眼,眼神之中似笑非笑。李痴水猛然一惊。转过头去再不敢看向那里,心中揣摩不透这清丽秀逸的女子到底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