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牛之死(1/2)
一
到了深夜,韩际手提长剑站在梧桐树下的大石台上。弯月高挂,树影斑驳。他并不拔剑,更没心情倾听这蛐蛐的合奏。在这静夜里,他一动不动的站立,如同身后的梧桐树。如此良久。
直到一阵脚步声传来,韩际才想起自己是来练剑的。于是,青铜剑出鞘,舞出一套蒲姑剑,引得四周草木微微摆动。脚步的蹒跚声尚远,但话声已至,“际儿,今天你这剑不在心,剑不在心啊”。韩际一听,立即收剑,迎了过去。是个老人,荣光满面,醉意熏熏,韩际忙跪下:“亚父,戕害李牛叔的恶人,死在我的剑下了。我今日刚回山,有很多疑问请亚父排解。狄人,那恶人是白狄人……”
“好了,平安回来就好!”那老人醉眼微眯,一张嘴周围酒臭味大盛,“明日午…午后叫李豚来,当着他的面再详说经过,好让他出一口恶气。嘿嘿,今日,亚父贪图那熊邑司,熊邑司的酒食……明日,明日,都都在明日……”说着,便往石台上一躺:,“明日叫李豚来……”就此呼呼睡去。
韩际无奈,只得将亚父扶在背上,背着他回九青山的涉川居。
九青山地处中华九州之一的青州,今人称为大泽山。山并不高,但是层峦叠樟,奇松异石,山路更是曲折蜿蜒。虽然亚父人高马大,若在平时韩际背父上山自可一鼓作气,但是二十天来的长途跋涉,更兼有他心中各种愁绪,不到半途,他已然气喘吁吁了。等到勉力回到涉川居的授艺屋,韩际疲累已极,将亚父安放炕上,盖上虎皮,自己也回到室中,倒头便睡。
次日,阵阵琴声入耳,把韩际唤醒。他知道亚父已经开始向贵族子弟教授琴艺了。侧了几下身,韩际终于翻身起床。他拎起石锄,走到授琴的草亭,面向亚父,默默地在学子们背后深鞠一躬,待亚父低头示意后,韩际肩扛石锄下山去了。
他和亚父涉川子本有两块角田,周朝的时候田地被划上“井”字,分成了九块。井字中间叫央田,面积最大,所产粮食尽归周王。中田面积其次,角田最小,所产粮食大部分归地方权贵,只有小部分耕种者自用。因自己这两个月在外奔波,而亚父多年不曾下田,恐怕这田里的庄稼要被荒草埋没了吧。韩际心想,这下要狠狠的锄草了。他在山涧边,洗漱了一下,挽起衣袖,走到自己田里。谁知,田里不仅难觅小草,而且似乎有浇过河水的痕迹。韩际寻思一定是附近乡亲的帮助。他放下石锄,呆立一会,便向南行,去寻李豚了。
九青山南面是棠邑(笔者注:便是今日的平度市)。七十年前,在九青山与棠邑之间,来一位李氏族人,自称是卫国贵族姻亲,因为躲避战乱,率部族近百人想在此处定居。棠邑人本不愿意接受外人,谁知那李氏族人神通广大,竟得到纪国公卿的许可。后来他娶妻生子,繁衍开来,便形成了李家村。他共有四子。长子李虎当年参与莱国与纪国间的战争,不幸战死,仅留下一妻一子。次子李狗奉族中纳釐嫂制,接娶了嫂子,抚养小侄。后来王师征讨徐国、淮夷,棠邑的熊邑司举荐出李狗,李狗便带领棠邑数百人去追随王师。五年战事之后,音信全无。三子李牛,倒躲过了战祸,本想秋后庆祝他的五十诞辰,谁知二十天前,却惨遭恶人杀害。李豚排行最小,做的一手好农活,在族中声望很高。
走了五里,李家村的房舍清晰可见,隐隐人喧狗吠之声入耳,韩际却离开去李家村的大道,沿着田垄小心翼翼的在庄稼间穿行。果不出韩际所料,那埋头在庄稼里头发灰白相见的不是李豚是谁。李豚之女李裳先看到韩际,大咧咧的迎了过去,一顿追问。后来,韩际不知为何每次回忆起李家村,李裳叽叽喳喳的声音总萦绕耳旁。
韩际向前对李豚微拜,李豚却不回礼一言不发的牵着他手,径直向西行去。韩际知道村西是李家祖坟,而老人伤心兄长遇难悲恸不愿多说话,便任由他粗糙的手牵着。走了半里,李豚才道:“木家堡的三酒疯子昨晚说你回来了,明天我想上山看看你呢,你来了。”
韩际十岁时来到棠邑,便在李家村留宿,辗转半个月后,才搬进涉川居。但是涉川子只让他耕田种地,并不传给他通神的武功。后来韩际在涉川子授艺屋翻到了些剑术竹简,常常就在野地里打招练式。他耕种的田地里,常常因此杂草丛生,李豚看不过去,帮他锄了一次草。谁知道才十岁的韩际,很是知道感恩图报,多次帮李家村做农活。李家村人见了他都十分喜欢。那年,涉川子六十大寿,李牛就在席上提议涉川子收韩际为义子。涉川子独子早丧,虽知道韩际不是同部,但那时一见韩际跪在地下叫亚父,还是笑着应了下来,并松口说要传他些剑术防身。韩际从那时起,跟李家村人更是亲密了一层。春耕秋收的农忙时候,韩际跟李家村人的汗水都是滴在同一土块上的。
韩际随李豚来到李家祖坟,坟茔之间长着一株株柏树,柏树林里,只见李牛的三个儿子在一座新坟的空地前燃起篝火。韩际知道李氏族规与棠邑人颇有不同:每天在坟前燃篝火为亡者送灵,直到七七四十九日后祖先将亡灵接走。韩际走到坟前,磕了三个头。李牛长子李犊赶忙上前扶起。韩际与兄弟三人说了一会话,但见柏树林外一大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向他们包围过来,领头的是却是李裳。这些大是韩际所熟识的李家村人,另外还有若干木家堡的人,木李两部交好,韩际早有耳闻,但没想到在李氏祖坟里两部人都不存忌讳。
李豚待众人在篝火前围成一圈,向众人说起了李牛那日遇害的事。
二
原来那日在九青山,李牛李豚和木、路、焦三部首领共同拜谒涉川先生,和先生还有熊邑司商议棠邑近来的一些大事。的确有一件大事,就是事关棠邑人食粮的私田问题。
席间,木部堡首领说:“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木家堡人大多坚持认为井田是王田,私田原本是荒草坡、荆棘地、野树林子,经过俺们辛辛苦苦开垦而来,不能算是王田。”他的话一出,立即得到李、路、焦的支持。私田是各部的共同利益,熊邑司心里再清楚不过,他早料到如此,便请涉川先生做见证,说到:“既是如此,周王或是纪侯怪罪下来,便请各位大酋们尽量支持本邑司。”众首领满口答应。
私田的事一谈妥,各人兴奋不已,等说及棠邑的丧娶兵役等事,首领们踊跃发言,畅快莫名。杯酒交错之际,不知不觉天色已黑。熊邑司等人,一一告辞,唯有焦部首领焦严不胜酒力,留宿在酒席上了。待韩际将李氏兄弟二人送到门外时,李牛忽然内急要小解,径直往涉川居西侧的小水沟走去,李豚和韩际说些闲话相候。
“谁!”李牛突然喝问一声,又向韩李二人喊道:“水沟里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