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2)
心下已知不妙,待要大喝全军撤出山谷!
正待这时,两侧山头突然亮起无数火把,仿似漆黑夜空之中突然滑落的流星雨石,直将乱石谷中照的如同白昼般明净!
两声震天动地的怒喝过后。
乱石谷中“嗖嗖”之声陡然大作!
一时间,万箭齐发,箭如雨下,又有巨石滚落,声势惊天动地,如洪水绝提,云中惊雷,霎时垂地。
但听乱石谷中惨叫连连,呼声震天,无数人中箭倒下,无数人被巨石淹没,尸骨全无,残肢横飞,血流成河。
好一场伏击!
待得弓弩手箭雨一过,又是两声一前一后的怒喝,左右两侧山头各有数千人马,身披战甲,手持大刀长枪,吼叫着杀将出来。
那吼声之中,更添有一份怨怒,好似这一仗,早在突厥兵犯太原就该到了,而不是等到突厥连破三关十二寨之后。
突厥兵马遭逢惨变,死伤无数,这等逆境之下如何应战,只被太原兵马杀的惨叫声声,尸山血海。
再过片刻,主将身上连中三箭,四肢刀伤无数,血痕遍布。
眼见全军覆没之际,那一千骑兵突然折回杀出,为救主将,声势平添!
太原军早已戒备,只是未想千骑奔腾如电,身手敏捷,竟给他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救回主将,狼狈逃走。
一万精骑声势如虹,才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死伤无数,仅余两千多残兵败将仓惶而逃,大败而归!
众将士大感可惜,宇文浩更欲趁胜追击,却被贾甫顺拦阻,宇文浩心中有愧,也便不再顽固。
大军凯旋,宇文浩还待令传令官通传捷报与李世民,却见龙陵关城门大开,李世民摔领燕南靖、柴绍等大将在楼下并立,迎接凯旋之师!
贾甫顺、宇文浩行军打仗多年,随立下赫赫战功,却从未有哪一战如同今晚这般,激战酣畅淋漓,爽快之极。
贾甫顺、宇文浩一同下马上前,齐声道:“末将参见秦王殿下!”
李世民见大军军容严整,缴获兵器、战甲、战马无数,心中为之一动,喜形于色,问道:“敌军如何?”
贾甫顺喜道:“斩敌首七千余,重伤主将,余下千余残兵,侥幸逃脱!”
李世民大喜过望,道:“好,那些人不是侥幸逃脱,而是本王的传令兵,叫他们回去告诉他们可汗,犯太原者必诛!”
此言声威俱全,直叫城内城外众将士心中为之一振!
正待此时,宇文浩突然跪倒在地,面露愧疚,拱手道:“秦王殿下,末将曾一度猜疑突厥军会否来袭,擅离职守,险些误了大事,请秦王责罚!”
李世民剑眉一皱,问贾甫顺道:“可有此事?”
贾甫顺一愣,急忙道:“此事末将也有不是,秦王殿下要罚便一起罚!”
李世民素知宇文浩与燕南靖之间颇有隔阂,此时借花献佛,岂非好事,当即转头道:“燕将军,此事你说该当如何是好?”
燕南靖如何不能领会,当即道:“如若赏罚不明,我太原军威何在?只是眼下两位将军败敌有功,功远大于过,如此可相抵,再好不过!”
柴绍深感佩服,道:“燕兄言之有理!请秦王殿下明鉴!”
李世民面不改色,一句话不说,转身扬长而去!
却留下众人一阵疑惑!
宇文浩心知秦王仁慈,不愿落下太原军纪不正之名,是以只得默认宽恕他一身罪过,心下更是感激,急忙起身,取了一根铁枪,递给一执行官,喝道:“宇文浩罪责滔天,幸得秦王殿下仁慈,饶我过责,但我太原军纪严明,岂能容我这等害群之马,来啊!杖责一百军棍!”
执行官不敢轻易动手,望眼柴绍,意在垂询!
燕南靖与柴绍对视一眼,默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