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2)
夜间一战,突厥军惨败而归,主将由于身负重伤,颠沛流离,终因失血过多,不治身亡!
始毕得知这一噩耗,大发雷霆之怒,不顾众人反对,举金陵城八万大军,气势汹汹,如洪水猛兽般奔龙陵关而去。
校场点兵之时,始毕令随行侍从给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歃血立誓,不取龙陵关,誓不罢休!
一时间,三军振奋,虎狼之师,气势雄浑,相互之间互通传话,取燕南靖首级者赏银万两,取李世民首级者就地封王!
当日傍晚,始毕亲摔七万大军至龙陵关摆阵,遣一小将举锤叫骂,不多时,但见太原军高挂免战牌,竟不接战。
往日城楼之上那个负手而立,器宇轩昂的身影也早已不见,就连燕南靖、柴绍等人也不见其踪。
半个时辰过后,攻城辎重器械全部运输到位,只待始毕一声令下,大军即刻攻城!
此时,头顶天空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乌云,渐渐压低,叫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片刻之后,风卷残云,乌云翻滚,一道闪电在云雾之中赫然划过,闪出数道耀眼电芒。
轰!
一道炸雷在天边不知名处炸开了花,漫天昏暗,风雨欲来!
好一场大风!
始毕环视四周,城楼上依旧空荡荡的,偶尔晃出几个头来,却是稍瞬即逝,黑云压城,一派肃杀景象。
从行将领随始毕征战多年,见他脸上疑云遍布,忙道:“可汗,李世民那小儿异想天开,竟妄图学古时诸葛孔明妙布空城计,哼!我突厥大军各个能征善战,无一不是出类拔萃的勇士,岂能为此等小小伎俩蒙骗?”
令一位随行将领浓眉紧皱,似乎不太赞同,道:“可汗,李世民出了名的狡猾,当年雁门关之战就是因我们太过小瞧于他,才遭致被围之祸,今日万不可草率轻敌,重蹈覆辙!”
始毕捋着胸前银白长须,沉吟片刻,突然圆目大睁,紧握刀柄,抬头说道:“此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他是空城计或是十面埋伏,龙陵关总共兵力不足三万,我倒要看他李世民如何打这场伏击?”
二将均是一怔,但见始毕朴刀举天,厉声呼喝:“勇士们,今日龙陵关不破,誓不退兵,杀!”
这一声厉喝声威并具,丝毫不逊于天边惊雷。
七万大军呼啸震天,如狼似虎,汹涌而去!
城楼上太原守军听闻突厥兵攻城,仓促之中集结了三百弓弩手,对准城下一齐放箭,虽见时有突厥士兵中箭,但突厥军作战勇猛,不过一碗茶的功夫,一员先锋步兵统领,手持巨斧,借云梯杀将上城楼,一斧头砸倒一片弓弩手。
那人勇猛异常,是员极其罕见的悍将,又岂是攻击力薄弱之极的弓弩手可以抵御,只听惨叫连连,惊呼一片,被巨斧斩首的弓弩手人数陡升,加之不时又有突厥兵士爬上城楼,挥刀斩杀,三百弓弩手一哄而散,死伤无数!
那远悍将一马当先,手中巨斧所向,竟是无人能挡,片刻间就杀至城楼之下,带领几十名突厥士兵斩杀了城门处的老弱残兵。
咯吱一声巨响!
龙陵关城门就此大开!
始毕见状,不由得大喜过望,心想:“即便你李世民手中三万精兵尽皆埋伏城内,此刻城门大开,你如何能挡我虎狼之师,龙陵关破矣!”
又是一声厉喝,突厥数万大军声势浩荡,汹涌杀进城内!
一时间。
遍地烟火,房屋崩塌,城中鸡飞狗跳,一拍混乱景象!
只是,突厥军每每攻城,必有屠城之举,可眼下除却一些老弱残兵,就连人口密集的老百姓也寻不到一处,四处透露着一份诡异,一份肃杀!
而且突厥军杀进城中,如入无人之境,别说李世民、燕南靖、柴绍等不见踪影,就连贾甫顺、宇文浩之流也不知躲在了何处。
莫非,李世民弃城逃回了太原?
又或是准备在太原合兵,与突厥大军进行最后决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