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2)
一切的一切,叫始毕心生极度不安之感!
如若是陷阱,要调离走城中老百姓,那怎能是一日之功,想必多日之前就已开始秘密进行,看来,这是被人精心布的局,只是放着龙陵关被破,太原城岂非岌岌可危,李世民聪明绝顶,怎会不明这其中之理?
疑团重重,可比漫天密布乌云!
下一刻!
狂风到了,暴雨来了,就连这些自然之力,风雨飘逸都像是预先安排好的。
始毕沉吟皱眉,领军在龙陵关内,街道之上四处搜寻,绝不避雨!
正待这时,突听身后一骑飞马驰骋而至,只是马背上那员突厥将领血迹斑斑,风尘仆仆,已然受了极重的伤。
还来不及被人扶持下马,那将领翻身而下,跌在雨中,身上鲜红的血渍在雨水冲刷之下淡去了许多,只是那身上破烂的盔甲,深可见骨的刀痕却是再也冲刷不去。
始毕心头一震,脱口道:“你······你不是在金陵城守城么,怎么······怎么······”
那将领面色惨白如纸,有气无力道:“李世民······突率三万兵马······金陵······”
终于还是没有说完,一口气提不上去,就此僵死在地!
始毕身子一晃,整个人眼前一黑,几欲从马背之上摇摇坠下。
众将见状,急忙上前扶持,齐声惊呼:“可汗!”
始毕缓过气来,惨淡的笑了几声,暴雨狂风之中,已分不清他眼中是泪是水,只是悲愤难当,缓缓道:“好计谋,好计谋啊!连日不留情面的对我突厥大军大开杀戒,为的就是逼我举兵攻打龙陵关,他却以倾城之兵攻我金陵空城,尽管固若金汤,焉有不破之理······”
哇!
喉头一甜,竟是吐出一口鲜血,手中的朴刀再也拿捏不稳,哐当一声落地。
随行将领纷纷恍然大悟,此刻,固若金汤的金陵城只怕早已被李世民率军攻陷。
突厥大军竟是生生以一座固若金汤的空城换取了李世民一座易攻难守之空城,如何不悲呼!
一员老将见始毕痛心疾首,想了片刻,急忙道:“可汗不必忧心,如此一来,反倒更好,我们不如来个一鼓作气,直接杀进太原城去,端了那李渊狗贼的老窝,看那李世民如何还敢嚣张?”
始毕缓缓摇头,看来一眼那满脸皱纹的老将,道:“老将军,你还不明白么,这是他们精心布的局啊!一来以这易攻难守之城换取了我固若金汤的金陵城池,二来又与太原大军成夹击包围之势,将我七万大军死死捆在此处,断水绝粮,时日一久,不战自败啊!”
众人听可汗如是说,心中登时万念俱灰,却不想,不论攻城不攻城,一旦举兵来袭,那时便已经上了当了。
那时,固若金汤的金陵城守军仅三千兵马,且精兵强将都跟随始毕出征,太原军本就骁勇善战,又十倍于敌,就算金陵城再难攻,焉有不破之理?
柴绍领着贾甫顺、宇文浩等收拾城中残局,由于城中大多都是太原百姓,是以失地收复,人人欢喜,举天同庆,夹道欢迎,一派热闹景象!
暴雨狂风依旧,可百姓们人人不需蓑衣斗笠,怡然自得!
城楼之上,李世民、燕南靖二人负手而立,立于雨中。
好一派威严!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你曾说过,会叫突厥军将固若金汤的金陵城拱手相让,你真的做到了!”
燕南靖道:“此次非我一人之功!”
李世民脸上忽的一变,带着几分调侃意味,冲他笑道:“燕将军,只是如此一来,你可就违背军令状啦!若是如此,你岂非要被斩首?”
燕南靖心下一愕,呆了一会,却突然笑出了声来,当日在李渊面前,他曾立下口头军令状,如若再叫突厥大军攻占一个城池,必会提剑自刎,以儆效尤,今日虽然大胜,并攻取了固若金汤的金陵城,可终究还是让突厥军又攻占了一座城池,如此算来,倒还颇有几分歪理。
他还不及答话,李世民人在雨中,回头喊道:“来人,将燕南靖斩首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