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金坛冤妄(1/2)
奶娘将婴儿斜抱着,这与东瀛的风俗是不同的。一位奶娘面白体腴,个子较一般妇人高大。穿了一身浅粉色,怀里的孩子则一身朱红,粉雕玉琢,煞是可爱。另一位奶娘一身樱草色打扮,衬着肤色略黑,身子也不甚高大,但胸部高耸,手势稳健。尤其她眉眼那里,有一种女子少见的坚忍,更奇特的是,在姚府人人脸上可见的死气,她脸上并不厚重。
空镜于是对她怀里的孩子兴致甚浓。那孩子穿的是靛蓝色的衣服。脸说不上好看,皮肤也有些黄黄的。不大的眼睛东顾西盼,聪明好奇。那神情倒是很像姚焘。联想起坊间的议论,空镜立刻明白自己盯着看得正是夫人亲生的幺子。于是想那如夫人,必定是年轻好看的。
周岁的孩儿总是喜人。但无论谁,总愿喜欢那红衣的男婴多些。他眉毛淡褐细挺,圆亮的眼睛黑白分明,皮肉细嫩,似一块刚点出来的豆腐。更重要的是,他是乖巧安静的,坐在奶娘怀里,不声不响。
姚老爷先抱过他抓周,空镜则转眼去看那个蓝衣的孩子。因为他对将夭折的婴孩没兴趣。红衣小孩面相,是不长命的。这孩子乍眼一看,较诸红衣小孩是有不如。眉毛也是挺拔的,虽然细到还不怎么看得出来;双目是晶亮的,但眼睛如何都算不上大;肌肤微黑且很结实,如同他的乳母,但并不讨喜。
孩子在乳母的怀里已经待的不安分了,如说那个粉衣乳母方才是小心端抱着的话,她更像在努力按捺住这调皮的孩子。孩子的气力已经不小了。这孩子边挣扎边出嘹亮的喊声,润深圆畅。空镜盯着他使劲抗议的模样,微微笑。奶娘年纪很轻,仔细看只有十**岁的样子。被空镜含笑盯得久了,又觉得自己狼狈,不由脸上红。
是个生龙活虎的孩子。无论是脸上,还是挣扎得已经露出衣袖的手臂上,还是那不嘎的干号声,都透露着勃勃的生机。这样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不会死的。他不肯死。这一个孩子非但不会早夭,还可能活得很长久。是能出人头地的。空镜无意中开始排算那男婴一生的命格了,这是他第一次独自排算。他甚至来不及仔细去想,为什么这婴孩是长寿的,甚至,怎么解释「出人头地」。
那一边,红衣的孩子已经抓完周了。他小手死死的拽着沉重的剑柄,剑都被他拔除了寸许。他的小手是如此的有力,同他质嫩的外表相较是出人意料的。好个孩儿!剑客哈哈大笑,不吝要把宝剑赠给孩子;锦衣粉面的公子不甘人后,长篇阔论起这孩子会有多少美满丰坦的将来。空镜的眼里,看到的只有那孩子唇上人中处浅浅的皱褶,和宝剑出鞘时浮光流彩的煞气。
「血光之灾」。除了这个词之外,空镜脑子里再也浮不出其他想法来。当姚老爷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时候,空镜只好用不甚标准的言语回答,「正如那位公子所言,小公子过几年必定文武双全,人见人喜。」空镜这话是说得活络的。他在心里根本不相信这位人见人喜的小公子,还能「过的了几年」。
该轮到那个孩儿抓周的时候,厅外却惹来一阵骚乱。空镜随着宾客的落眼处望去,心中不免一动。来的是那个瞎眼道人。他坚持姚家有个孩子会给全家带来「血光之灾」,只有按照他的法门才能驱灾避祸。空镜听清他的意思后,更觉诧异。
姚府是大户,平日里滋事骗乞的不是没有。这道人不属丐帮,偏巧又是春假的时节,理应来乞讨也是该好好打的。但他不求化缘不要钱财,非坚持走到公堂上来,亲自摸一下两个婴孩的脸。
宾客哗然。姚老爷沉吟一会后,倒答应了。这不在空镜的意料之外。因为那瞎眼道人虽然外貌残丑,但自有一股傲然之气,又有一种悲悯之神。神异于形。在明眼人看来,这样的人越是要求无理,越容易让人有一种想法,他莫非是仙人化丑。
中国有很多婴孩满月或满周岁或几岁大时,遇仙人点化的故事。譬如哪吒遇见了太元真人,再不济也能如杨坚遇见的老尼。从小听着,长大了也多少有些相信。尤其是在自己孩子抓周时,亲眼看见来了这么个瞎眼的道人。姚老爷不是笨人,他知道那些说什么必有大祸都是假的,真相是自己必有一个孩子天赋异禀,或许跟着瞎子能修到几分仙缘。
姚老爷小心将那个红衣的孩子抱到瞎道人跟前,让他自己站着,这样看起来更添几分灵气。瞎道人只随手摸了几把就拼命摇头。姚老爷也没多少失望,毕竟那孩子已经抓过周了。孩子抓的是宝剑,总不见得要当飞剑取妖头的道士。
姚老爷赶紧换了个孩子抱过去,却不想幺子两腿稳健,放到地上,能自己走动。瞎子听到动响,抓住那孩子的胳膊。伸出另一只枯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摸他的耳廓。而后是枕骨、眼鼻,还摆弄了几下孩子的手脚。瞎子的手势越摸越快,原先凝重的神情也如释重负,他合着双目,安详得像普通人闭眼一样。
姚老爷是高兴的。他觉得只有自己灵光一现才洞悉这瞎道人的天机。他盘算着长子姚焘聪慧异常,将来是做学问的;次子,就取名姚熹吧,玉面佩剑,或能够谋到一个汉侍卫官的头衔;幺子夫人实在太疼,吃奶时便被宠坏了,皮灵好玩。怕自己年既已老,是管教不动的,他有自己的缘分,名字让道人取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