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在劫难逃(1/2)
公元214年夏末,诸葛孔明领荆州大军入川,除了将军赵云与马氏兄弟之外,关羽、张飞和其余众将均留守荆州。.26dd.Cn
`
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顽皮的光点稀落地跳跃在许昌丞相府的门前大道上,又蓦地被一双脚步踩碎。
“噢……夏侯将军……”相府的门卫兵惊讶地看着独眼将军的不速来到,毕恭毕敬地打开了大门。
曹操侍卫走进了丞相与郭嘉军师谈天的书房,又快步地迈了出来,看到略感焦急的夏侯惇,深鞠一躬:“丞相有请!”
`
“你说诸葛亮带走荆州主力,却留了关羽、张飞等大将在城?”听完夏侯惇走进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曹操用疑惑的眼光打量着这位独眼将军。
“是的,各方情报皆证实了。”
“那小子……又要玩什么阴谋诡计?”曹操轻握着下巴,略有所思地走了几步。
“无论如何,作为在赤壁一战让我吃尽苦头的人,一举一动想必都有理由!”郭奉孝的主公思忖良久后愠怒地丢下了这句。
“丞相,那我们是否应该趁此良机立刻发兵夺回荆州?”
“不!!”曹操猛地顿住了脚步,似乎将军的话触了他的敏感。
当丞相发现自己的失态后,不禁对着夏侯元让叹了口气。
“我曹操也许过去是太自负了,既然还看不清对方的所为的原因,就不该贸然行动。尤其像诸葛孔明这种满脑子主意的人,你能放心去打荆州,我呢?”
夏侯惇诚惶诚恐地点了点头,他很少见到丞相在战事上退缩起来,也许是自那之后改变了些吧……
“当然更重要的,是百姓们……虽然荆州落入了刘备之手,但据我了解,在诸葛亮不长时间的治理下,城市村庄都更胜于战前的富饶和繁盛!”
“尽管这不能作为我安逸于现状的理由,但我想让百姓们再安康一段时间,至少不是现在就破坏他们的生活……我们还有时间,但在这乱世纷纷,百姓们又有几天安稳的日子?”
一个将军,一个谋士,在曹操话音刚落的那刻都露出了异样的眼光,聚焦在这个他们曾经日夜相随,熟悉无比的丞相身上。
夏侯惇轻轻地晃了下头,他知道曹操变了,然而那种改变却不像他想的那般简单……让他这种武夫来形容的话,只能说是更富有人情味了。
一旁的郭嘉没有发话,只是微微地颔首,他明白自己的主公已经想通想懂了。
有那么一会儿,大家没有再多说什么,直到相府侍卫的脚步声打破沉默。
“丞相大人,主簿司马懿求见!”
有消息了……曹操心中暗喜着。
`
司马懿仍以他那身熟悉的打扮跨进屋内,他稍稍为夏侯惇和郭嘉的存在惊讶了一下,又很快正对着曹操,作了一揖。
“司马卿,这几个月事情调查得如何?”曹操颇感兴趣地等待着司马懿的答话。
“报丞相,太突出的情报倒没有,只是在下派人在黄帝陵调查,发现了一件罕世的宝物。”
司马懿说着便击掌让仆人呈上去。
轩辕剑?这是曹操的第一个念头。但很快,他看到了一大沓被整理得紧紧有条的书纸。
“很让为臣惊讶,黄帝陵处有一个陵官,是祖传下来的职位……他们自上古立了黄帝陵后便一直守护在那!”
“嗯?!”曹操听得有些玄晕。“几、几百代人?!”
“是的,而且这族人历代对守护帝陵一事极端负责,他们还做了一件极浩大的事。”司马懿指了指曹操面前那堆积如山的书纸。“轩辕氏族谱。”
“也就是从黄帝那代一直至今,其家谱系被完整而又详细地记录在了这些纸上。”
每个人似乎在那刻都不由自主地探出了头,目瞪口呆地想看清那叠书纸上的记载。
“然而轩辕氏似乎到了后期开始衰败下来,拥有其血统的人在这一百年内也就八十三人……而且臣在这几个月四处派人打听,八十三人都已经相继过世了。”
“噢……”曹操呓语般地喃喃道。“想不到当年一统中原族群,开创了中华民族的黄帝轩辕氏,竟然也走到了绝后的一步……”
丞相身旁最优秀的军师,此刻也不免嗟息不已。
这世上再没有轩辕氏血统的人了。
再伟大的功绩终会万古成枯,再伟大的人物也有被磨朽的一天……曹操摸了摸前额,很快又像思索到什么一般,急切地把目光重新集中在司马懿身上。
“司马卿!还有一件事我想向你打听打听。”曹操终于回过神来,犀利地盯着丞相府的主薄。“有没有轩辕剑的消息……或者是传说也行?”
丞相周围的三人愣了愣,或者是想不到他们的主公对这件只限于传说中的东西如此关注吧?
“按古书记载,轩辕剑曾藏于黄帝陵中。但据那族陵官的话,他们从未见过轩辕剑这样东西的存在。”
曹操的脸上很快布满了遗憾,他说不清这是为什么,仿佛自己对那把虚无的剑有着冥冥中的感情。
郭嘉望了望曹操,继而陷入了无尽的思考。他的直觉告诉自己,传说与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
公元215年,诸葛亮率军北上支援刘备,继而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击败了西川大军,并攻占了成都。
`
作为西川的中心城市,气魄非凡的成都给进川的刘备将士带来了如临帝都的感觉。由于刘璋被成功劝降,城市并没有遭到战火的摧残,反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从街道至颇有规模的宫府,都以光彩照人的一面来迎接新的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