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匈奴的未来在何方——年轻归义胡(1/2)
正如现实中唯唯诺诺,网络上重拳出击的网友们一样,在冲动和理智对冲时,开始习的士大夫们几分本事的年轻归义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智。
他压下怒火,耐着性子解释道:
“老大人,您听好,这话说的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舟船,水也能让舟船倾覆。’
“意思是让君主意识到百姓的重要性,不要胡作非为,对自己要有所约束。”
“我呸。”
老归义胡同样是耐着性子听完,就在话音刚落的瞬间,他低头朝地上用力啐了一口,五指并拢攥成拳,晃着拳头训斥道:
“少看些汉人的故事,别被这些狗屁不同的道理迷住。”
“我告诉你,这世上的道理永远都是谁的拳头大,谁的道理就大,现在是汉人的拳头大,所以咱们听汉人的。
“什么庶人,什么老百姓,你让他们反一个试试,不全给砍了脑袋插木桩上!”
本就是耐着性子解释,结果却被人喷了一脸,年轻归义胡已经快压抑不住脾气,说话也带上了火气:
“老大人,拳头大道理大,这话不假,可你也得弄清楚怎么让拳头大起来啊。”
“什么办法?嘿,还能是什么办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听话的放过,不听话的就砍了脑袋,拳头自然就大起来了。”
老归义胡振振有词地说道。
“老大人,你这套已经过时了,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局面,一味地杀杀杀,只会让汉军把我们全都清理掉。
“因为我们再能杀,拳头再大也大不过汉人,到时候,我们想当仆从军都当不了了。”
“……咯吱,咔吧。”
名为“仆从军”的遮羞布被戳破,老归义胡的脸上青白变换不断,双手几次捏合想要打人。
最终,他伸手摸了摸耳后一道漠北大战时留下的疤痕,回忆起那天的惨败,对汉人的恐惧压过了遮羞布被戳穿的恼怒,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回答:
“这不行,那不行,那你说,我们要怎么办?”
“简单,我们只要遵循着汉人大贤所说的道理,把每一个族人当成亲亲的兄弟来疼爱,不搞贵人、大王们那套,再多多吸纳汉人流民,搞胡汉一体化。
“如此下来,最多三十载,不必占领州郡,也不必攻克州府,我等便可如商汤、周文那样,四方来投,称霸天下。”
年轻归义胡作出了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汉人士大夫鼓吹法先王的答案。
沉迷某种特殊氛围的他,没有注意到年老同伴那阴沉的脸色,以及高高扬起的手掌。
“啪~”
清脆的巴掌声响起,错愕的年轻归义胡捂着鲜红的掌印,看向年老同伴,眼神中充满了委屈。
“为什么打我?”
“打的就是你这个否定冒顿、老上单于的混账!”
老归义胡彻底气急败坏,把多汉人的惧怕抛之脑后,指着他鼻子破口大骂:
“先单于纵横塞外,掠夺汉人财物、女子,除了靠自己的拳头,靠的不就是汉人的软弱吗?
“你学什么汉人不好,非得学他们最不可取的一面。”
“老人家,你说反了,先前单于干的那些破事才是不可取的。”
也不捂巴掌印了,年轻归义胡抹掉脸上的唾沫星子,瞪着老归义胡,恶狠狠地说道:
“老大人,时代变了。匈奴已经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了。
“倘若你还想着用那套劫掠办法,打算等汉人内乱之际大肆掠夺,那等汉人再次强大起来后,我们匈奴人就永远不会再有未来了!
“我们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报仇的汉人找出来杀掉。”
说到最后,温热的粗气从鼻孔中喷出,发抖的牙齿在嘴唇后时隐时现,脖颈上根根青筋凸起,年轻归义胡的样子要多狰狞就有多狰狞。
“……莎莎。”
面对勃然变色的年轻同伴,老归义胡默默向后退了几步,留出施展兵刃的空间,然后才摁着刀把,冷冷说道:
“先单于的做法不是你一个围着汉人屁股转的后辈能评价的。”
“我为何不能?!”
刚刚收敛的火气腾地一下蹿起,年轻归义胡几步逼到年老同伴的身前,抬手想给他一巴掌,但在老者手摁在剑柄上,发出无声威胁后,扬起的巴掌到底是没拍下。
“啪。”
扬起的巴掌落下,两只手拍在一起,给老者拍了个响。
年轻归义胡瞪着通红眼睛,带着火气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