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1/2)
文华殿。.26dd.Cn
我跪倒在地,身后是英国公张唯贤,内阁首辅黄立极还有一干文武群臣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王体乾大声的宣读大行皇帝遗诏,魏忠贤神色木然的站在他的身后。
...皇五弟信王,聪明夙著,仁孝性成,爱举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勉修令德,亲贤纳规,讲学勤政,宽惜民生,严修边备,勿过毁伤,内外大小文武诸臣,协心辅佐,恪尊典则,保固雪图。因布告中外。
钦此。
“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与文武百官同时高声呼喝。
遗诏宣读完毕,魏忠贤立刻率文武百官,皇家勋戚,军民耆老呈上劝进表文。
其实历代史书典章都明明白白的写着,皇帝即位必须由文武百官,皇家勋戚,军民耆老呈上劝进表文,劝进三次,才“勉从所请”继承皇位。
第一次劝进表笺呈上,理所当然是不允的。第二次劝进表笺呈上,虽说不允,但语气必须要软化一些,要不就不好办了。到第三次时,就不必客气了,“勉为其难”的接受群臣的请求,然后在劝进表笺批复一些客气话,最后文武百官,皇家勋戚,军民耆老欢呼万岁,一切便OK了。
不过我即位的时候比较郁闷,礼部官员还没有把先帝丧葬之事准备利落,便又为新君登基东奔西走.5Ccc.Net在加上我一夜没睡,实在是没精神啊。诶,只好勉力撑持。
礼部尚书来宗到亲自送来改元年号,请本人御笔点用。
当皇帝就是爽啊,感觉就是不一样。看看礼部拟定的四个年号,乾圣,兴福,咸嘉和崇祯。
不用问,当然是崇祯了。我在“崇祯”名下画了一个大大的圈,道:就用这一个吧!
来宗到刚走,钦天监就来禀报,说明天是黄道吉日,请新皇准备好登基大典。我一听,精神立即好了许多。哈哈,老子终于要出头了,哈哈哈。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清晨,新一轮朝日自地平线缓缓升起,阳光下,紫禁城的红墙碧瓦格外的光彩照人。
几天前才刚刚修复落成的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金碧辉煌,高高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基座之上,气度雍容,气派不凡,天朝大国的威严与气势,仅从这巍峨而华美的三大殿便表露无疑。
三大殿在万历年间烧毁,常年废弃,三大殿的正式典礼也有几十年没举行过,因而掌礼仪大典的鸿胪寺官员对这般规模宏大的登基大典异常生疏,因此调度乖张,漏洞百出。身穿衮龙袍,戴冕,打扮一新的我已然登上帝坐时,文武百官,还在乱哄哄地走来走去,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
魏忠贤立于殿下,不时拿眼角瞟一眼我,实在是令人不爽啊。
因为天启皇帝刚刚去世,我有是兄终弟及,怎么也要作作样子。于是就免去朝贺之礼,鼓乐之类设而不作。午时,群臣而立,即位大典正式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