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快速发展(求投资)(1/2)
“顾老师,您是我在农林方面的领路人,学生感谢您的教诲!”萧楚很谦虚。
“萧楚同学,你现在是?”顾学林恢复工作,回到京城后,再也没有萧楚的消息,因而并不知道萧楚目前的情况。
“顾老师,我现在海洋学院上学,开学就是大三了!”
“好啊,你有没有兴趣,大学毕业考取农科院的博士研究生!”
李教授等人闻听,都是一愣,现今,博士研究生,非常的稀缺,属于凤毛麟角一般都存在。
尤其顾学林院士,是国家农业方面的权威,有希望成为院士的存在。
“承蒙顾老师眷顾,我一定努力,不辜负顾老师的期望。”
萧楚话音刚落,有人不满意了:“顾老,我不同意,你怎么可以抢我的得意弟子!”
众人齐刷刷回头,再场众人只有顾学林,李学舟,萧楚三人认得来人。
“原来是庭轩老弟,我说谁这么大口气!”
顾学林教授说着,快步走上前,与苏庭轩握手:
“自从我恢复工作,一直没有你的消息,我以为你不在了,见到你我真高兴!”
说着,顾学林教授,眼角泛起泪光。苏庭轩也是情不自禁,两个人双手握在一起,久久没说话。
两个人全都醉心研究,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甚至通宵达旦的工作,就是为了抢回失去的宝贵时间。
萧楚很羡慕顾老师,苏教授这样的大科学家,为了国家人民利益,无私奉献一生。
众人都没有打断顾学林,苏庭轩叙旧,这些来自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纷纷走入田间地头各忙各的。
这时候,马建军带着乡亲们,正在蔬菜大棚里忙活,看到来人了,这才意识到村里来了外面的人。
马建军找到萧楚:“小村长,这些都是啥人?”
“顾老师他们是国家农科院,农学院的专家!”
“哦,那可是大人物啊,我去吩咐乡亲们多做点好吃的!”
在马建军等村民看来,顾学林这些专家能够来到,那可真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必须好好招待。
田工带着学生,刚刚完成一个培育课题,还不知道国家来人了,刚刚走出实验的温室,看到外面有不少车辆。其中有一个人,看着很是眼熟。
田胜利摘下眼镜,擦干净上面的水汽,重新带好,看到其中一人,十分的激动。
“顾老师,您好!”田胜利毕恭毕敬的鞠了一躬。
“你是,”顾学林看着田胜利,过了一会儿,才认出来:“胜利,你是田胜利!”
“老师,您的记性真好!”
田胜利是运动前,最后一届农科院毕业的,分配到齐鲁省农科院,改革开放才重新恢复工作,这是一个务实的农业工作者。
田胜利的出现,顾学林,苏庭轩的情绪才逐渐恢复。
“庭轩老弟,这就是我当初说过的田胜利,本来打算留他在农学院当研究员,他却执意要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研究工作!”
苏庭轩与田胜利握手:“小田同志,我早听顾老提起过你,你能够在家乡发挥专长,为为解决农民问题,扎扎实实做事情,不错!”
田胜利为人谦逊,赶忙说道:“这都是我应该做得,苏老师,我以前常听老师提起您,上一次我去海洋学院没能见到您,今天有幸见到苏老师的风采。”
“小田同志,很会说话吗!哈哈……”三个人笑声不断。
一旁,马建军低声对萧楚耳语:“小村长,除了苏教授,这田工,还有这位顾老,衣着打扮可不咋样啊?”
苏庭轩是留学归来的科学家,国外的求学经历,让他非常注重仪表。
至于顾老,恢复工作没多久,没赶上七九年补选院士,工资待遇并不算高,实际上当时的情况,院士的工资收入都不高。
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流行一句话,搞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可见,这些为国家最初重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生活也是寒酸。
“建军叔,这些老科学家,辛苦研究,付出的艰辛常人无法知晓,可他们都工资收入却不高我得想想办法。”
马建军有点不乐意了:“小村长,你给人家钱,咋不给咱村的村民多给点好处?”
萧楚扭头,瞅着马建军:“建军叔,村里有传言,您要当支书了,说吧,有什么困难,我太忙,根本顾不上理会这些。”
马建军犹豫片刻,才开口:“是这,村子里,很多人家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透风,虽然大家这两年有点钱了,可咱们的地都开垦成田地,或蔬菜大棚了。想盖房子都没有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