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胡服骑射(1/2)
赵诚见赵玉嫣如此回答,正中自己下怀,于是便哈哈一笑,故作意味深长地说道:“若是在战场之上两军对垒之时,突然出现一支既非兵车也非步兵的部队,不但冲击力大大强于步兵,机动性也大大强过兵车,公主殿下你说会怎么样?”
赵玉嫣一下没反应过来,盯着赵诚反问道:“既非兵车也非步兵,冲击力强于步兵,机动性也强过兵车,天底下哪里会有这样的部队?赵公子不是在痴人说梦罢?”
赵诚看着赵玉嫣沉声说道:“有的,这样一支部队,名字就叫做骑兵!”
赵玉嫣一下楞在那里,迟疑着说道:“骑兵?!……”
赵诚紧接着说道:“是的,就是骑兵!只要公主殿下愿意照我说的去做,不用多久,公主殿下麾下,就会出现一支冲击力强于步兵,机动性也强过兵车,放眼当今可说是百战百胜的骑兵!有此骑兵在手,公主殿下何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小小南越北方大营,又何足道哉?”
赵玉嫣这时的脑中,被赵诚说得有些晕晕乎乎,一下子没有明白过来,只是知道赵诚口中所说的叫做“骑兵”的部队,可以让她百战百胜,这可是当前对她最大的诱惑,由不得她不动心.好一阵子之后,赵玉嫣才强压住心中的悸动,盯着赵诚问道:“赵公子刚才所说的,可以百战百胜的骑兵,究竟是什么东西?”
赵诚见赵玉嫣已经上钩,完全被自己抛出的诱饵所吸引,心中微微一笑,暗道:大事谐矣!自己的计划,已经距离成功不远了!
赵诚在赵玉嫣期盼的目光下,终于抛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用来说服赵玉嫣的东西,那就是他原先时空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典故,只是此时在赵诚口中,就变成了他自已独创的“舍弃兵车,改良军服,骑兵决胜”的理论。
先前赵诚在听兰心说起当前打仗仍然是依靠笨重的兵车之时,就感到有些吃惊,以前在学校上历史课时,书本上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内容当时也一下浮现在脑海里,难道在这个时空里,赵武灵王式的人物还没出生吗?后来他转念一想便有些好笑,这里与他原先所处的时空已经完全不同,赵武灵王?会不会降生到这里还说不定。
在赵诚上中学时的历史课本上,“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可是重点介绍的内容。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马拉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赵武灵王决定让本国的精锐全部弃车乘马。此前人类虽驯养马匹千年,却只能耕田驾车,因未解决鞍具无法骑驭。春秋和战国前期马拉战车成为军队主力,却因道路所限难入山地丘陵,呆板的车战、步战使军事机器运动迟缓。目睹过胡人穿短衣长裤骑马便捷的赵武灵王,决心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军制,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当时军队实行骑兵化的重要意义,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陆军由徒步跃升为机械化。
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赵国国民的生产能力和军事能力大大提高,在与北方民族及中原诸侯的抗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起,赵国的国力就逐渐强大起来。后来不但打败了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夺取林胡、楼烦之地,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并设置云中、雁门、代郡行政区,管辖范围达到今河套地区,由一个小小中山国都敢侵犯的弱邦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相抗衡的强国,还占领了如今的陕北一带,对秦都咸阳构成直接威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被历代史学家传为佳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