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海城李氏正式登场(1/2)
直到陆氏父子告辞离开,李世杰始终也没能弄明白这两个家伙是跑来干嘛来了,送礼的人送得莫名其妙,收礼的人也收得莫名其妙。
李世杰实在弄不懂古代的土老财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毕竟后世的朝廷严厉禁止土地私有,在这种情况下“土老财”这个职业完全消失,这类特殊人群的思维方式已经无法模拟。
不过他李世杰是什么人,他是黑道大佬,可不是什么土老财,他也不需要按照这类人群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不管齐氏有没有被完全打倒,但齐氏的一切必须由李世杰来接手,就象黑社会争夺地盘那样,打倒了一个老大,那么那个老大的地盘、产业、小弟自然都归胜利者所有,这是行规。
齐家庄几乎被焚烧一空,自然,那些土地文契还有仆役丫鬟等下人的卖身文书也毁于大火,不过这不重要。
手握知县大印,再带上县衙师爷黄楚和一干文吏,李世杰就在齐家庄的废墟上现场办公。
那些丫鬟仆役等下人的卖身文契烧了就烧了,李世杰正好将这些人等全部遣散,齐氏还没完全剿灭,谁知道这些下人里面有没有齐氏死忠,还是全部遣散再说,一个人也不用。
至于土地,那就更好办了,李世杰的手往哪儿一指,黄楚马上就立下新的土地契约,将那片土地划到李世杰的名下,再将知县大印往契约上一盖,契约当场生效,那片土地就归李世杰所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杰不但完全接手了齐氏原本的一万多亩土地——呃,古代以长240步宽一步为一亩,古代的一万亩土地,换成现代的度量衡也只不过是几百亩而已,古代的步不是准量,这个数值无法精确计算,可能换算过来是一两千亩吧——还另外圈占了上万亩。
当然,继承了齐氏的地盘,李世杰自然也要继承齐氏的小弟。齐家庄周围二十多里的范围之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四五个村庄,这些村庄里的农夫原本都是齐氏的佃户,他们租种的都是齐氏的土地,但是现在,土地被划到李世杰的名下,自然,这些佃户也变成租种李世杰的土地。顺理成章的,李世杰与这些佃户立下新的契约,这些人就成为了他的小弟。
无非就是换个主家而已,在上千兵士黑洞洞的枪口的威压下,四百多户佃户三千多口人麻木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上面的大佬你争我夺,但这些事跟他们这些小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需要关心的是,新的大佬对他们这些小弟会不会比以前的大佬对他们要好些。
李世杰稍微询问了下,以前齐氏对他们这些佃户也还算不错,租种齐氏的土地,一年的租赋只有三成,而且这两年这个比例更是下降到了两成——实际上想再高点也是不可能的事,天灾连年,土地产出一年比一年少,三成的租子已经是极限了,再高的话海城就得象延安、榆林、秦中那边一样,佃户们都不要种田了,大家都反了得了。
不过,这个比例是不是太低了些?李世杰有些纳闷,他记得以前念书的时候那些历史课本上动不动就说古代农民的负担有多么多么高,租种土地的租赋至少都是五六成,高点的甚至有七八成,怎么到了他这儿就成了两成了?而且这两成看样子看得继续往下降。
黄楚在一旁察言观色,看李世杰的神色,估摸着这位大老爷是嫌租赋有些低了,遂解释道:“大老爷,两成的租子已经不低了。要是放在中原,这个数字肯定得是五成、六成,如果是放在江南就得是七八成,而四川那边则更高,那边有些土地特别肥沃的地方租赋的比例甚至有九成之多。不过大老爷,这里是陕北,这里的土地非常贫瘠,每亩产出只有中原那边的三之二甚至是二之一,土地租赋不可能高,若非比较肥沃些的土地都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以陕北地广人稀的情况来看,即使是一成的租赋也不可能有人租种。”
原来如此。李世杰恍然大悟,也就接受了这个比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