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贺兰山下狼烟起(1/2)
两个部落加起来有一千三百户,李世杰下令每户出一丁,将弓骑营扩大到一千六百余人。
就是马匹太少了点,总共只有两千出头,李世杰本来是准备将他的步兵改成快速步兵的,也就是骑马步兵,可是因为马匹不够,只得作罢。
宁夏中卫往西就是腾格里沙漠,这里的草原非常狭小,到处都是漫漫黄沙,因此,在这里游牧的部落并不多,只有那些实在混不下去的部落才会迁徙到这里暂且躲避一时,而且,等他们稍微恢复一点元气,他们将毫不犹豫地离开这片贫瘠的草原。
李世杰带着一千多骑往西跑了大半天,结果连一个部落都没看到,这里除了沙丘还是沙丘,偶尔有一块绿洲,绿洲的面积也不大,而且草木枯黄,根本就无法放牧。
看来无法从这里去青海了,只能从关内过去,而李世杰却不想这么做,于是,他将目标转向东北。
东北方向就是赫赫有名的贺兰山了。几百年前,自从铁木真灭掉大白高国之后,贺兰山一带就成了蒙古人的牧场。而两百年前,朱元璋起兵反元,将蒙古人赶回漠北,蒙古人自顾不暇,就将自家的仆从都打发到贺兰山一带,而所谓的仆从大多都是蒙古人从西域带到中原的那些头缠白布的异教徒。
从此,贺兰山成了异教徒的游牧地。
李世杰在宁夏中卫东北百余里处建立了一座临时营地,将步兵和炮兵都留在这里,草原是骑兵的天堂,是步兵的坟墓,这里并没有步兵发挥的余地。然后,带着所有的骑兵,李世杰一路往北,很快就抵达贺兰山南麓。
“这里的土地可真是肥沃啊,”罗贞达旺还是初次见到这样优良的草场,他在河西的老家那里的草原可比这里差多了,“主公,那些蒙古人是不是牧场太多而人太少啊,怎么将这么好的一片草场都送给外人。”
天似苍穹,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确,这片草原不但辽阔,而且水草肥美,十足是一片天然牧场。李世杰举目远眺,入目尽是青绿之色,天野相接,壮阔无比,看着这番景象,似乎连人的心胸都变得开阔。
一边观赏风景,李世杰一边给手下普及历史知识:“也不是这么说,蒙古人起初也是没安好心的,他们倒不是想便宜那些异教徒,蒙古人本来的目的只是将回回仆从当作炮灰而已。两百年前蒙古人战败,被大明朝赶回漠北,当时的大明朝正是强盛的时候,大明朝廷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起了三十多次北伐,特别是永乐皇帝时期,十四年间五次亲征漠北,最远的一次都打到了蒙古人的老家,鄂嫩河,最后永乐皇帝在瀚海边上勒石夸功而还。”
别说罗贞达旺了,就是陆勋这个明人都不了解那段历史,因此都是听得津津有味,而李世杰也说得兴致大起,曾几何时,大明朝也是强盛无比,那可是汉人的第三次崛起啊!
“蒙古人一败再败,成年男丁大多阵亡,草场也一再减少,牛羊马匹都被明军掠走,那时候的蒙古人可是相当的凄惨。最后被逼得没法子,蒙古人将自家的仆从,也就是那些异教徒,放到贺兰山,目的就是想让那些仆从为他们阻挡明军的进攻。所以说,蒙古人不是草场太多,也不是人口太少,而是被逼得没法子。贺兰山草场之优良天下少有,你们当蒙古人就舍得啊。”
“原来如此。”陆勋恍然大悟,他出生的时候大明朝就已经没落了,而随着他的年岁渐长,他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尽是大明越来越虚弱的事实,世道也越来越乱,却不曾想,如今虚弱无比的大明朝竟然也有那么辉煌的一段历史。
“其实这里不但有异教徒,蒙古人和吐蕃人也不少,还有不少汉人……”李世杰正说笑着,却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来的是探马。
“报,主公,右前方发现有人在放牧。”
李世杰精神一阵,打猎的活动要开始了。“再探。那些放牧的不用管,查清楚附近有没有部落或者村庄。”
“是。”
罗贞达旺立刻加派探马,成扇形往前方搜索,而且将搜索距离扩大。
小半个时辰之后,探马回报:“东北方向四十里处发现一座村庄。”探子不敢靠得太近,只从进出的人员马匹的频繁程度和多寡推测该村庄并不大。
“是回狗。”这是探马随后再次传回的消息。
“那还等什么,兄弟们,开始狩猎了。”
狩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捕杀猎物,而李世杰现在所要捕杀的猎物却不是野物,而是人。以人为猎,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