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再选大将军(2/2)
薛云,就是那个绕过洛河,迂回到徽安门,从背后干掉赵挺,打残诛邪克的人。
唐炯说,二王虽没打过仗,但二王身份够。你们不懂军事,但你们可以带久经战阵的幕僚出发。幕僚设计,摄政王下令,一样能带兵打仗。
赵准道:“你把第四师带走,我再去找康王,派一个师跟你走。只要不是曹圣的第二师,我想他都会答应。”
见曹玉簪还不走,赵准瞥了她一眼,带着苏御转身向外走:“那时我何等落魄,劲锋是知道的。后来虽然重获王爵,可我也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我看得清楚,康王是不会把兵权让给我的。”
“卫国军总部被困燕州,那么剩下九万人如何调度?”
想同时指挥三门阀的军队,这个人的威望必须足够高。若睿王赵满还在,必然是睿王带兵北上,可睿王已逝,不提也罢。
沉闷良久,庚王赵准道:“让我们私下谈谈吧。”
所以薛云突然从背后出现,打了赵挺一个措手不及。赵挺惊慌,就往诛邪克身边跑。而诛邪克正与赵亚夫决战,连累诛邪克也重伤落败。
若不因此变故,现在梁朝的皇帝应该是赵挺,睿王是太上皇,而诛邪克是玄甲大将军。
薛云之所以能成功迂回到第四师的后方,并不是薛云多么机智勇猛,而是因为睿王手下第十一师的叛变。本来第十一师守在西边,由中郎将沙陀人石崩带领,却被康王暗桩监军赵鹳临阵击杀。
众人很识趣,纷纷去到小室休息,唯有曹玉簪还坐在帘幕后头。小寡妇不走,也没人撵她走。
……
此时没人搭理她,老侯爷唐炯今日来到后殿,与孟丹青、西门真森还有两位摄政王聚到一起,反而把曹玉簪挤到外面去了。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竟然落到两个摄政王身上,现在只能二选一。
那么就剩下贤王和康王。
秦王、庚王以及三门阀代表也移步至此,继续商讨由谁带兵的问题。
“我不想听理由,我只要尽快确定人选。”曹玉簪沉着脸:“神策军改道,从小平津直接渡河。我已让河东道在沿岸准备大量船只,渡河之后还备有马车,助力神策军快速行进。现在选出大将军,马上就要动身才行,否则就要落到军队后面,延误战机。”
“玄甲军没人了吗?为何让你去?”长安郡主听说此事,火上眉梢:“玄甲五大将为何不用?张云龙、曹圣、赵亚夫哪个威望不够,哪个不是大帅之才?”
可康王并没同意把那支队伍送去战场,而是派薛云的第九师。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
摄政王赵御准备带队出征,消息传开,一片哗然。
十年间,接连不断的死讯,在郡主心中种下病来。
“何人能担此重任?”
毕竟还有些距离,只要声音小点,曹玉簪还是听不见。
赵准低声道:“党争时,我身边倒是有很多军师幕僚。可党争失败后,亲王党羽折损殆尽。”
“难道我大梁没有男儿了吗?”黑袍太后朝堂怒斥。
苏御觉得康王的安排太猥琐。
可老将军人老心不老,非要跟着去,不过他提出一个条件,希望把小儿子典奉带上。
二王互望一眼,各自蹙眉。
二王走出后殿,来到空旷之处,赵准长叹一声:“劲锋好歹还有个第四师,那里的军官,就是你最好的幕僚。我还知道,诛邪克在你的队伍里。此人本有大帅之才,可堪重任。”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出紧急,来不及等唐振回来,只是给他写了封信,告诉唐振,已把典奉带走,若大司马还想用这个人,将来再还给你。
唐炯听说此事,来告诉秦王,唐琼唐振不用典奉,不只是因为他用军粮酿酒的事。那小子嗜酒如命,屡教不改。若打个比方,他就好似汉末淳于琼,极能打,但不堪重任。
秦王说,身边缺少悍勇之将,此次带着他,亲自监督便是。而此时秦王想的是,让这位“淳于琼”彻底架空兼任第四师第二旅旅校的贤王孙赵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