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暴乱(1/2)
第799章 暴乱
在曹玉簪的催促下,孟氏和西门氏核心人物纷纷离京,赶往藩属之地进行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而曹玉簪的催促办法就是表扬唐氏,盯着孟氏,骂西门氏。
人有脸树有皮,天天在朝堂上挨骂,即便是老弹簧西门真森也扛不住。
不久后淮南道传来消息,西门氏就好像是在报复谁似的,真的同时展开土地和商业税改。这或许正是曹玉簪希望看到的,可却引发了超大规模的暴动。
十五万虎贲军抽调一半去镇压叛乱,此时淮南道已打成一锅粥。不过也有好消息传来,穷苦百姓支持税改,这让西门氏有底气打赢这一仗。而且无形中增加了西门氏在淮南道的威望。
地方士族一边打,一边偷渡长江,形成衣冠南渡的壮观景象。
当然虎贲军不会饶了他们,沿江拦截,偷渡者绝大部分都被拿下,少部分冲破防线,向江南而去。
当他们跨越江中心时,见梁朝舰船不再追赶,他们手舞足蹈弹冠相庆,劫后余生的高呼:离开该死的梁朝,去“自由、公平、伟大”的南晋。
他们带着大量钱财南渡,这对南晋是一件好事。可悲哀的是,那帮人还没等到南晋土地上,就被南晋东路军以“流窜水匪”为名剿灭。他们的钱财被东路军收去,而他们的尸体被送到金陵城,向皇帝司马衷邀功。
士族一看南渡的路被堵死,纷纷向北逃,离开西门氏管辖的淮南道,赶往山东道、河南道等地。
由于大规模流民出现,引发各地士族警惕,他们认为这次商业税改会与土地税改一样蔓延全国。结果还没等曹玉簪对中原五道税改,中原五道已开始出现暴动。而且他们发展势头劲猛,等朝廷接到消息时,有的地方武装已经高达千人。
玄甲军立刻做出反应,冲杀而去,刀砍斧剁。用曹玉簪的话说:不给聚众者任何谈判条件,直接杀毙。
苏御转回身:“他们以前没把苏集当少爷,也没什么感情可言,如今指望苏集回报他们,有些难为苏集了。”
雨势惊人,引得秦王夫妇心中不安。
秦王担暴雨导致河水暴涨,黄河决堤,粮食绝收,百姓流离失所,灾民遍地;而郡主担心清化坊遭灾,尤其是她新收的几船粮食。
苏御感叹说,这就是家风,一代传一代。
看,从不骂人王珣也开始骂人了。
不能把他们安排进郡主府,因为他们能把郡主吵死。秦王殿前面的小客房也不太合适,这里经常有官员出入,让官员们听到陈逊和牛马二婆扯嗓子骂人,很不雅观。
曹玉簪这样办事很不地道,要是被人知道,谁还会再相信朝廷呢?
“笑你吗个头笑!不赶紧去干活,杵在这里干什么?找打啊!”
苏御笑了笑:“其实也没什么不行,硬留在那里,苏集和卿水兰不会跑到秦王府说什么。但陈逊他们本不是苏家人,而是给这我准备的。如今他们老了,没什么能耐了,留在苏集家里算怎么回事呢?”
再往后,就是正在施工的大园,把他们安排到大园?
闻言,老黄老吕对视一眼。
可老黄却很委屈,他说,他本来也是一个文明、正直、高品质的男人,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高雅追求的人,后来去了苏家才跟陈逊、牛婆婆、马婆婆学会骂人。
孩子们跑过去玩耍,完颜清竟然在那里发现一条鱼。
“世间总是刁民多。”
……
曹玉簪端坐大殿,铿锵道:“母仪天下,但不可能母仪刁民。张贴皇榜,布告天下。但凡参与聚众者,剥夺他们的土地。而且三代之内皆是刁民,不允许参加科举、不允许贷款、不允许担任公职,县里杂役也不行。从此他们和他们的子孙,没有击鼓伸冤的权力,剥夺报案权三代。”
黄吕二奴今天这话有点不是味道。苏御听得出,他们有试探的意思。
王珣刚出门,油纸伞就被狂风骤雨扯碎,她干脆丢掉伞,落汤鸡似的冲去西大仓。可这场雨就好像开玩笑似的,锦衣婢狼狈不堪地跑到西大仓,雨就停了。正好被一群工人看见,有人呲牙哄笑。
……
望瓢泼大雨,郡主不忍心安排奴才,可这时王珣主动请缨,冒雨跑去查探。
老吕一皱眉道:“少爷别烦心,老奴去挖个坑,用刀斧将陈牛马剁碎,丢坑里一埋,就省心了。”
其实这里很隐蔽,平时也没什么人过来。
众人很是纳闷,这里没人投放鱼苗,这鱼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