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姑爷分家(下)(2/2)
至于那个扮演痴情多金的高帅男演员,已被脸上刻字,流放边关当奴役兵去了。
在凤州胡搅一通,又跑去长安,代替军务忙碌的十公子给新死的十六弟分家。结果分家过程中碰到案情。秦王闲着难受,亲自去破案,结果遇刺,差点把小命儿丢了。
后来苏御把唐远四儿四女带走,而那七名女子下场各有不同。于氏被揭穿,没脸再去洛阳清化坊,苏御给她分了钱,她带着钱离开。她去了哪里,苏御不知道,也不打听。而张氏服毒,不治身亡,苏御把她的那份钱送给她的父母。
苏御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苏御想的是,把她送去长安府,判她个十年徒刑。这时孟璨道:让她蹲监坐狱,徒增仇怨,将来她走出牢狱,去找她的两个儿子,怀恨在心,不是好结果;若她死在牢狱里,她的两个儿子心中也会有恨。也就是说,无论她是否死在牢里,对御哥哥都不好。回头再看唐灵儿给出的两条建议,已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御哥哥当选其一。
可许洛尘却回复说,本主笔只是发挥了五成功力而已,只等着别人反驳,我再与之一战。
洛阳纸媒最近很热闹,因为许洛尘的一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
说来,分家的事并不复杂,十六公子唐远活着时,于氏就看张氏不顺眼,于是找来一名戏子,算计张氏。
摄政王殿下此行,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贡献。摄政王殿下之辛苦,之功勋,之仁德,标榜史册,可歌可泣。
那戏子年轻、高大、英俊,被于氏包装成腰缠万贯而又情有独钟的痴情角色,言说是贩米富户孙家独生公子。公子今年二十五,从未婚配过,只因未碰到有缘人。用后世话说,就是典型的女频男主。什么女人能扛得住这种传说中才会有的完美男子?张氏终于抵挡不住诱惑,与那米商勾搭起来。
结果性格懦弱的马氏,在于氏的威逼利诱之下,真的把那封信交给张氏,还劝道:碰到痴心人不容易。人家说了,若你带着钱去找他,反而觉得你信不过他,让你们的爱情变得不够纯洁。妹妹要知道,人家可是富贾之家,岂能在乎你分的那点小钱儿?因为小钱儿而伤了感情,多不值得?
在凤州期间,我摄政王还曾带领道府兵进山剿匪。我摄政王殿下,胯下千里蛟骁,手中紫电清霜。勇不可当,连斩八名匪首;威震汉中,炮轰千年贼巢。一战消灭悍匪百余,救出镖局无数。
派人去告诉许洛尘,快别吹了。
而唐灵儿果断给出意见,要杀,就连于氏的两个儿子一起杀;要放,就给她钱让她滚远点,但两个儿子要带回洛阳。
于氏打算等他们苟且到一处,再带着人去抓,可这时唐十六病倒,张氏整日哭哭啼啼,不出家门。这时于氏又生新计,等唐十六一蹬腿,就约“米商”动手。可那时张氏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她打算分完家产再走。毕竟她还有一个儿子。
张氏见到痴情米商亲笔手书,感动至极。
剩下四名伎人出身的小妾,只有小鸳鸯和小粉蝶决定去洛阳,而另外两个把孩子交出,收了钱便走。据说要重操旧业,因为她们当年的榜二榜三大哥还在。以前她们给老鸨商会扛活,赚到钱也会被商会抽去一大半。如今她们有了钱,可以自己开商会。从此,快活逍遥把钱赚,榜上大哥流水线。
三月初四,苏御回到洛阳,看到这篇文章,直喊牙疼。
有人问,于氏主谋,何不严惩?
在处理于氏时,苏御曾征询唐喜、唐灵儿意见。毕竟这是唐家事,最终如何解决还是要唐家人自己拿主意。唐喜说,我信得过妹夫,全权交给妹夫去办。该杀杀,该放放,妹夫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
显而易见,凭借欧阳镜的人脉和财力,没用到那一步事情就解决了。
而且冯庭爵这小伙子也太不会办事,他这一张大网撒下去,得罪的人太多。难怪最后被曹玉簪关进内侍省大牢。
“禀秦王,大内总管犁万堂求见。”老貂寺胡荣进殿报曰。
欧阳镜还在一旁抽噎,苏御站起身道:“让他来西耳见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