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投诉(1/2)
比赛已经接近了尾声剩下的比赛显得波澜不惊特别是对比石磊之前的两次颇具危险性的车更是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石磊抢进了前三之后车明显放慢在已经彻底轻车的状况下并没有试图创造什么更快的圈而是任由前两名的车拉大跟他的距离而他则死死的守住自己的路线不给后边两辆车车的机会确保自己登上领奖台的局面。
甚至于石磊都放弃了过阻挡在他前边的第八名即将被套圈的慢车一直尾随在第八名之后把车子开过了终点。
石磊的第一场职业比赛就此告终在排位赛的排名非常不理想的情况下最终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无论如何这都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特别是他那次漂移的车以及机关算尽的车都为这一站的比赛增加了许多后来在赛车论坛上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两次危险车的视频都被热心人上传到了网上一时之间在车迷内部形成了很大的凡响不论石磊这两次的操作如何单就凭他这场比赛的表现都已经足够让人觉得国内可能出现了一个很有机会冲击世界顶级赛事的车手。
就连号称第一个闯荡F1的程丛夫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关于石磊的话题不过显然程丛夫对于这场比赛的关注程度不够仅仅是道听途说甚至都没看过这场比赛的录像片段因此也说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话题只是以一个前辈车手的身份对于石磊的表现称赞了两句他也很清楚虽然是比较低级别的比赛可是从最后一位车到最后却拿了第三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石磊如愿以偿的登上了领奖台获得分站赛冠军的李万祺给了石磊很高的评价对于石磊那次危险的车他说到:“不管如何从技术角度我们对于石磊的表现无可挑剔他并没有实质上威胁到那两辆车的行驶赛会的决定我不太清楚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应该受到什么惩罚。相反我们应该欣喜一个少年车手的诞生以及这名车手的比赛经验如此丰富他居然能够成功的利用其他车手的心理而获得更好的排名。这也充分说明了赛车并不是完全比拼硬件和技术的赛事智商对于一名车手而言也相当的重要。”
这番话说的那个采访李万祺的记者很有点儿接不下茬儿了他之前的问题是“你作为车坛的老前辈会不会觉得石磊的表现容易助长比赛的歪风使得以后的比赛危险性增加呢?”当李万祺的答复居然是完全正面的这名记者自然也就问不下去了。
而石磊在接受了李万祺用香槟在他脑袋上的洗礼之后就悄悄的离开了比赛现场连最后官方的新闻布会都没有参加而是由他的经纪人——老奸巨猾的法兰克来面对那帮记者。
很多人都以为石磊已经离开了现场可是却没有想到他其实还呆在维修站里在跟威霆车队的技术人员讨论关于轮胎的磨损程度问题。
从石磊的轮胎磨损来看如果比赛再多个两三圈基本上就真的要爆胎了也就是说他的轮胎已经接近了爆胎的边缘。
“如果我没有那次硬刹车仅仅只有一次漂移的话轮胎的承受能力是不是就足够应付这样的比赛了?”石磊必须弄清楚在自己以后的比赛之中漂移这样的手段还能否使用。
技术人员检查了好几遍车胎最终还是摇摇头回答:“很危险平地刹车不管是如何紧急的刹车其对于轮胎的磨损基本上都是受力均匀的四只轮胎的磨损虽然会加剧但是总归也还集中在接触地面的平面上。而漂移你看这里……”技术人员指了指右前胎的外侧那里的磨损程度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比整条轮胎的其他位置要严重而且跟另外三条胎比起来更是明显:“磨损很严重啊虽然说看起来不至于让轮胎爆掉可是你这次侥幸是因为你在比赛快结束的时候才来了这么一次要是提前个十圈即便你的轮胎磨损程度的确足够你漂移之后跑完全程却也很可能因为轮胎的周边磨损程度差的太多而在进弯的时候遭到挤压变形从而使得磨损并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也会爆胎。”
石磊一听就明白了技术人员的意思其实原理很简单按照轮胎的磨损程度的确一场比赛下来只要路线选择一直合理就可以使得轮胎磨损更少从而足够一次甚至于两次漂移。可是漂移却不是磨损整个轮胎而是集中在轮胎的几个点上特别是两只前胎的外侧。
这个就要从漂移的原理来说了排除掉前驱车的手刹漂移不谈只说最强调技术水平的后驱车的刹车降档漂移这是在利用前轮和后轮之间的转不同加上反打方向而构成的快过弯方式。
简单的说那就是左弯的时候方向盘并不是始终往左打的有一个右打方向盘的过程利用后驱重心靠后的原理使得前轮的转远远低于后轮这样就形成了高过弯。由于这样一下子甩出去就会将整辆车的重量都集中在右边尤其是右前轮因此左弯漂移之后右边两个轮子的外侧就会比左边两个轮子的磨损程度要高。而右边的前后轮比较前轮转慢自然跟地面的摩擦更大并且在漂移的过程中会形成短暂的重心前移这样就又会使得右前轮的磨损比后**。左边虽然整体比右边磨损的少但是左边前后的单独比较自然是前边比后边也要磨损的多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