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七步成诗(2/2)
希牧之在一旁面带微笑的看着希辰,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他们希家自武英侯起便是以武立足,追随先帝南征北战。虽是立下了无数战功,有了今天这般超然的地位。可是在朝中一直有人诟病希家,勇武有余而智涵不足。如今,希家第三代希辰,凭借十三四岁的年纪,在今日这样的宴会上,七步之内,以一首可以堪称当世第一的诗词征服了在场的诸人。想必不久以后,在大靖的文坛上也会有希家的一席之地。
此时,诚王站起身来,对着靖帝拱手一拜,说道:
“启奏陛下,希辰公子今日所赋之诗堪称当世佳品,臣弟请陛下将希辰公子点为头名。”
话音刚落,便有不少人站起附和着。一时间正阳殿又热闹起来。
希辰抬起头,迷迷糊糊的看着诚王,心中不由一震。诚王这个人太不简单了!此时能说出这样的话,不单单能树立他贤王的名声,向群臣彰显他心胸豁达。更难得的是他已知道世子无法胜过希辰,转而顺水推舟,送了一份人情。不仅能屈能伸,而且,还时刻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人物真是太可怕了。
靖帝眼见气氛已经达到了高潮,于是,开口道:
“既然众望所归,那朕变将这头名许给希家小子吧。”
不等靖帝说罢,身边的太监早早的便将赏赐准备好了,送到了希辰的桌案前。希辰想要起身回礼,却被太监制止了,那管事太监亲热的说道:
“陛下口谕,说您身体不适,不用跪接啦。”
“那谢谢啦。”希辰拖着有点发沉的脑袋说道。
“哎呦,小希公子,您可别这么说。折煞奴才啦。”那太监连忙躬身施礼,退了下去。
这精彩的赋诗比试就告一段落,有执事太监将一群舞姬引入了殿内,随着奏乐和歌舞开始,中秋宴会也进入了众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环节。
此时的希辰正不厌其烦的与前来祝贺敬酒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官员们打着哈哈,希牧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更是被围了左三层右三层。一会一个虎父无犬子,一会一个两家后辈应当多走动,更有些露骨的大臣,直接问起了希辰的八字,准备缔结姻亲,惹得希牧之是尴尬不已。
不知过了多久,宴会终于在靖帝的祝酒下结束了。希辰此刻已经是浑身酒气,头昏脑涨,哪还有半点七步成诗,白衣飘飘的潇洒。
希牧之回头看向他,心中尽是怜爱,看着已经半靠在桌案上昏昏欲睡的儿子,希牧之心里不由得升起一丝温暖。看来这传遍京城的败家子,还真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戏子”。隐藏的这么深,把他这个当爹的都骗过了。
希牧之苦笑着,一把搂起希辰,此时已经有好几名太监在一旁准备伺候了,这自然是靖帝的吩咐。就这样,众人将已经快要不省人事的希辰抬上了轿子打道回府了。
等希辰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仆人见他醒了,连忙将准备好的膳食和醒酒汤端了上来。不一会,尚书夫人便匆匆忙忙的来到了希辰的小院。
看着还躺在床上,一脸疲惫希辰,尚书夫人心疼坏了。一把端起桌上放着的醒酒汤,一边吹一边喂给希辰,直把希辰弄了个大红脸,不好意思的说道:
“娘,还是我自己来吧。”
“去,你看看你,喝了多少酒,哪有力气,你好好躺着,把这醒酒汤喝了,人就舒服了。”尚书夫人嗔怒道,但语气中满满的关爱,让希辰温暖至极。
希辰非常依恋娘亲,可能是因为从下父亲公务缠身,和娘亲相处的时间长的缘故。即便是希辰带着洪武阳的记忆来到这个世界,可还是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娘亲对他的爱。
作为两世为人的他,清楚的知道,父母便是横在自己和死亡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世,人生尚有来路,父母离世,人生只剩归途。所以,他也将父母看的极重。
在娘亲的执意坚持下,希辰被喂了一碗醒酒汤,两碗白粥,三个点心,直到他苦苦哀求实在吃不下了,尚书夫人才肯放过他,帮他把满脸的点心渣擦干净后,尚书夫人温柔的说:
“昨日的中秋宫宴,你爹回来都跟我说了。就你小子会装相,做了那么好的一首诗,还搞什么七步成诗。你知道吗?现在京城都传开了,说咱们希家有个文曲星下凡呢。”
希辰一听这都传的这么邪乎了,赶忙跟娘亲说道:
“娘,你还不知道儿子嘛,就会耍耍小聪明。嘿嘿~”
说罢,希辰挠挠头,笑了起来。
尚书夫人看着眼前的儿子,目光柔和,拉住他的手说道:
“你莫要妄自菲薄,我听你爹说了,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么美的诗,我还真不相信是你这小脑袋里想出来。”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戳了戳希辰的脑袋。
希辰吃痛,挤眉弄眼的喊着疼。尚书夫人看着他一副割了肉的表情,没好气的说道:
“你看看你,都这么大了,还没个正形。快收拾收拾吧,你爹在书房等你呢。”
希辰听闻父亲要找他,也收敛了玩闹,换了长衫,束起头发,将自己整理干净后,跟着娘亲走出小院,朝尚书府的书房走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