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抚筝(2/2)
姜诸儿方见姬同走进主殿,心知姜奕没能拦住他,大是气愤,准备回去好好教训一顿姜奕。此时见姬同问侯自己,心中怒火自是不能流于表面。强笑道:“甚是,进来心绪不畅,便来湘景殿论琴。”
“论琴是雅事,平和心绪最为神效,舅父应多多抚琴为是。”姬同意有所指道,将平和心绪四字说的甚重。又回过头问母亲:“母亲,舅父地古琴抚得好吗?”
“自是好的。”文姜淡然道,她自不会说抚得不好。这些时日,她已是感觉出姜诸儿对她不怀好意,心中满是悲愤,但姜诸儿毕竟还不曾做过什么,平日里能避就避,实在避不过就与他保持远些距离。这事是家丑,鲁侯若是知晓也定不会善罢甘休,齐侯知晓了还不知会如何。
“舅父的琴技真的很好吗?”姬同尽量让自己显得惊异。
“自是如此”姜诸儿听得文姜说自己琴技好,高兴得连忙答道
“舅父,外侄与母亲处习得一曲,想求舅父指点,可否?”姬同很是认真,希冀地说道
“好,舅父便指导一二。”文姜当前自然不能示弱,再说小孩子能会什么艰深地曲子。
既然要姜诸儿好好出丑,就不能拿简单的曲子,不用古琴用古筝。
古筝到战国之时才出现,它与古琴的区别在于古琴七根弦,古筝二十一根弦。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古筝引人,古琴则知心。
姬同上世对古筝多有学习。在鲁国宫内太多无聊,古琴相对来说又太难学,因此自己画出了古筝图形,请工匠做了一具。贵族子弟又要学习六艺,御、射力气小,暂时不能学习。所以对古筝很是下了一番苦工。
“母亲,筝呢?”儿平时只学习筝的”姬同问道
文姜自是知道爱子不曾习过古琴,只学习自己制作的筝。文姜也甚是喜爱筝,因为它比古琴更加动听。古琴重在知音,很是难明其中意境。是以到了齐国也是带了来。听得爱子要抚奏筝,很是高兴,因为爱子比自己更加熟悉筝,抚得更是动听多了。连忙起身去取来筝。
姜诸儿不知筝是什么,只道自己孤陋寡闻,却是不肯发问,只得暗暗叫苦。
文姜取来筝放在自己方才放置古琴地琴案上。将古琴取走。姜诸儿见筝与古琴差不多,只是琴弦更多罢了。这才放下心来。
姬同见母亲取来筝,便走了过去跪坐下,对母亲说道:“母亲,便抚《平湖秋月》吧?”
“甚好,就这支曲子吧。”文姜甚是喜欢这支曲子,高兴得回道。
姜诸儿不知《平湖秋月》为何曲,但见筝与古琴差不多,便认为《平湖秋月》与平常所见的曲子也差不多,只是名字较为动听罢了。
抚琴之前都要进行调音,姬同先是挑、抹琴弦。姜诸儿听筝所发地音比古琴更大,更动听,不禁痴了,才知道这筝自己没见过更没听过。
待得调音完毕,姬同便闭上眼睛用心去感悟,调整心态,以便最好发挥,好的曲子自然需要好的心态去抚奏、欣赏。
文姜跪坐在一边,静待爱子抚琴。一声声音符奏起,文姜很快便沉醉在筝音中(古琴音听着确实不如古筝动听,不信听听看)。湘景殿周边弥散着动人心神曲音。男奴宫婢们尽皆放下手上物事静听曲音。
待得抚完最后一个音节过后一会,文姜才回过神来。笑看着爱子道:“大郎抚得还是一如过去一样动听。”
“母亲抚得也是很好听的啊!”
文姜笑了笑,显得很是开心。并没有说什么。
“舅父,外侄抚得如何,还请舅父指教。”姬同微带调笑的问道
“啊!”想起外侄要自己指教之事,懊悔死了。
“很好,很好。舅父还有事,就不指点于你了,你自己用心就是。”姜诸儿说完忙起身快步走出殿外。
待姜诸儿走的远了,姬同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文姜也是掩口小声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从殿外冲进一个人来。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