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定亲(2/2)
“太子之言甚是,细细思量,果然大有道理。”转身对齐侯说道:“郑国无福,没有如此公孙,细细想来甚为遗憾。”诸侯听罢,思虑之后便知郑伯之意。因为文姜本来是可以嫁去郑国的,只是郑太子推辞了。文姜闻言微微有些羞赧,稍稍后退两步避开众人视线。鲁侯不知郑伯何意隐言此事,心中有些不高兴。郑伯见鲁侯不高兴,也知道自己的话不合适。又对鲁侯说道:“寤生所言失当,却是并无他意,鲁侯勿怪。只是有一事,尚思要与鲁侯言谈。”
“郑伯但言便是,允若能效力,自不敢推辞。”
文姜见君侯与郑伯有事要说,自己自是不适当在此,言道:“君侯既有国事,请恕妾先行告退。”
“鲁夫人无需出殿,今日鲁夫人在此,正好祥议。”一边的郑伯言道
诸侯们感到奇怪,议事之时,妇人是不准在场的,这不前两天才定下的吗?
“今日诸位国君俱是在场,却是正好做个见证。”郑伯又说道。诸侯们更感讶异,郑伯要与鲁侯一家议事,与我等有何干系?也更想知道郑伯到底想说些什么?
姬同也想知道郑伯有何事要与父母商议,又要诸侯作见证。
鲁侯见郑伯如此郑重其事,也知不是小事,郑重道:“郑伯请说,允洗耳恭听。”
“鲁侯言重了。年初之时,忽之内兄(妻兄)陈侯林前来郑国探望其妹,与寡人重申和盟,留下了其三妹于郑国陪伴贤妇(指太子忽之妻),寡人见陈侯三妹乖巧、稳重、举止甚有礼仪。心中深喜,便认其为女,陈侯归国之时便言,若是寻得合适之人,便为其妹定下姻亲。寡人不敢不记挂此事,本要细细寻访哪国公子相配。今日见得鲁太子,深感太子佳人佳才,心中甚是欢喜,认为已是得人。所以想做次媒人。请陈国公主配于鲁国太子。还望鲁侯成全?”
姬同不想原来是定情之事。陈国公主是郑太子妻妹,我若是娶了陈国公主,那与郑国太子便是连襟之亲,将来郑国夫人与鲁国夫人是姊妹,郑鲁自是不好翻脸。郑伯想的倒很远。
“只是不知陈国公主年方几何?”文姜不敢冒然应下,万一年龄相差太大,却是让诸侯笑话。大郎也不一定不会答应。
“鲁夫人但请宽心,陈国公主年方九岁,却是颇有容颜,仪态甚恭。与鲁太子十分相配。”
“此事容允细与夫人商议,待得明日再说与郑伯。”鲁侯思虑之后说道
“也好,此事也不急在一时,还请鲁侯细细思量?寤生静候佳音。”郑伯笑道
“郑伯有心,此事自需好生思量。”齐侯对鲁侯笑道
齐宫,湘景殿。
“你这孩子,说什么国君好色无碍,若是陈国公主知晓,定是要拒绝于你。”文姜责备地说道,说完又瞪了瞪身侧的鲁侯。鲁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姬同也是讨好向母亲笑笑,也不好意思。
“好了,大郎也不要不好意思了。与母亲说说,你怎么想郑伯所言之事”
“郑伯所思,不过是想鲁国与郑国成为连襟姻亲之国,互为救援罢了。郑伯也知郑国立国日短,不足与鲁齐争锋,故而想通过连襟同盟鲁国。”姬同说道
“大郎能知晓郑国之意,这很好,那大郎怎么想陈国之事?”鲁侯问道
“陈国居于颖水之上,南有蔡国,东有宋国,北有郑国,是中原强国,与陈结盟与鲁国大有好处。”
“那大郎是愿意应郑伯之言么?”文姜问道
“母亲知晓陈国公主之事么?”姬同并没有回答母亲的话。
“此事阿母倒是听说过,陈国先君桓公有三子三女,长子继承君位五月而薨,现今是二子继承侯位。长女嫁于蔡国君弟姬献舞,次女嫁于郑国太子忽,第三女小其二姊十余年。”
姬同听罢母亲所言,方知陈国三公主是何人。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