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制霸春秋 > 第十四章 监国

第十四章 监国(2/2)

目录
好书推荐: 碧海长天艳山河 丹仙 飞升之轮回 鸡犬不宁 炫影刺客 地球末日之上帝的使者 无上神国 亚洲娱乐皇帝 宇宙大攻略 无间丧尸

“诸公,本君不明国事,诸公先议,本君旁听便是,今日援旧例行政,还由上卿主持。”

姬同自然不会认为自己能够无师自通国事。学习朝臣治国也是为政者所必须地。不明国家时势而胡乱指挥,是要扰乱国家的。

古时人民最初因为农民个人生产力低下,一人不足以养活一家,因此便聚居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存。出现了公社制度,后来因为生产力有所增长,私产有所增加。私有制逐渐取代了公有制,夏朝也便应运而生。到了春秋晚期,由于长年的战争使人口大量减少,国家需要军士,政府需要税收,而士大夫们地封地不能向国家交纳赋税,使得政府收入大量缩减。有限的土地,大量的税收使得人民难以存活,原来地井田制渐渐的走到了尽头。诸侯们不得不重新丈量、分配土地。此后新起地封建制取代了落后地奴隶制。

现在正是奴隶制度后期之时,国家的方方面面都与公卿大夫们地利益息息相关,不是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国家名义上是国君为尊,实际上国君是要得到宗室子弟,公卿大夫,以及国人支持的。遍看《左传》,有多少诸侯违背国人意愿而被国人所驱赶而流亡的?

鲁宫,左正殿。

姬同待议政完毕之后前往君夫人文姜所居的左正殿。

“儿臣拜见母亲。”姬同退去步履,穿着布袜上前拜道

“大郎处理完政事了么?”文姜抱着幼子季友笑问道

“儿得诸臣相助,国事不结岂敢来见母亲。”

“那便好,你初掌国事,一切要多加注意,莫要乱了国家才是。”

“儿臣自是知晓,国事岂敢有所懈怠。”

姬同上榻抱住季友,文姜看着爱子,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

“母亲,怎么啦?您有什么事么?儿若能为母亲解忧,自是不敢推辞。”

“大郎,母亲……母亲昨日见得你父侯一身血污,站在母亲面前看着母亲,也不说话。阿母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大郎,你父亲不会……”文姜越说越是激动,颇显焦急。

“母亲,您不要急,您一定是思念父侯太甚,以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的事哪能当得真。再说父侯为一国之君,哪里会出什么意外。母亲安心便是,而这便遣人前去齐国探问。”

“好,好,大郎你这便遣人去。”文姜连忙应道

姬同心中也甚为焦急,本来此时已非原来的历史,母亲也并没有去齐国,父亲应该不会与姜诸儿发生冲突才对。但是母亲今日心有悸动,现在连自己也心中难安,心绪不宁.姬同压抑一下绷紧的内心,深吸一口寒气,出得殿外看向公孙喜道:“公孙喜,你现在遣人去齐国,将近日卫国前来聘问之事诉于君侯驾前。请君侯主张。”

“是,太子,臣下这便去遣人前去。”

“很好,这是大事,不能有所差池,快去吧?”姬同说完返身进入殿中。看见母亲眼中焦急,季友坐在榻上,看着母亲,眼中略有迷惑之色。不知母亲为何如此奇怪。看见阿兄进了殿问道:“阿兄,母亲怎么啦?”姬同走上前去抱住阿弟:“没什么,季友不问了好吗?阿兄待会带你去见阿妹,好不好?”

“好,阿兄说话可不许骗我。”

“母亲,儿已是遣人前去齐国了,您莫要焦急了。”姬同见母亲依旧不安说道

姬同话音方落,殿外传来公孙喜的声音:“太子,靳大夫遣人从齐国回曲阜了,现在正在中室殿。”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