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承位奉国(2/2)
殿外诸臣依次入殿,侍于棺柩前方两侧,姬同此刻已是身着侯爵服饰,立于太子之位。
公孙喜进殿立于棺柩左侧与长袖中取出继位册书大声道:”先君遗命,太子承国,请制册遗令。”从袖中去遗令册书。姬同慢步行到棺柩左侧跪拜于地,殿内诸臣陆续伏地。
“鲁自成王封建诸国,屏藩王室,代代相传,而今已十三世矣。惜乎寡人不才,不能光大祖业。一朝骤得恶疾,自知疾不能起。思及寡人薨后,国不可无君,臣不可无主。宗庙不可断祭。着太子同奉柩国中,继位正殿,仆告诸侯。诸臣服丧七日满既就政,国人重于亡者。太子嗣宗国,当广闻谏言,谨慎奉国。布告国中,使诸臣尽明。”
“儿臣敢不领命,忠谨奉国。”姬同伏地三次,双手承奉帛书。
姬同接过帛书,起身缓步前往殿中主位朝案前陛台之下,双手奉帛书跪伏于地,拜伏三次。诸臣列于两侧,也是尽皆拜伏三次。姬同拜毕起身上得殿台之上,行至君位前跪坐其上。
台下诸臣伏地深拜:“臣等参见主公。”
鲁宫,毓正殿。
此刻姬同与上卿苏应、上大夫施伯、申濡谈论仆告诸国之事。
“施公,齐国害我国先君,此仇孤(周礼规定诸侯在守丧之时,须自称‘孤’,年幼国君称为‘冲主、幼君、嗣君”)必要亲与齐侯清算。只是忧虑齐国上下一心,孤无隙可乘。昔年孤随先君前去齐国,齐公孙姜无知与姜氏同受太子礼服,姜氏继位之后当年夺去姜无知礼饰,姜无知必然隐有怨恨。施公此去齐国,私下可以去拜访姜无知,试探一下他的心思。看看能否为我鲁国所用。若是能在姜无知之处寻得破绽,对我鲁国大有好处。”
“嗣君之言,臣谨记在心。”施伯言道
姬同点点头,又看向苏应:“苏公,王室衰微多年,诸侯多有不朝。此时乱世,我鲁国尊王室方能立于诸国。姜氏昔年委我鲁国向王室求取姻亲,周王室已是应下。苏公此去,打探一下王室公主何时出嫁。孤要亲往迎送。再看看周天王对姜氏近年来所为的印象如何。”
苏应迟疑道:“嗣君亲自迎送,恐不合礼制。再者,齐国与我鲁国有弑君之仇。嗣君如此,恐失国人之望。”
“孤如此,便是要骄姜氏之心。只是复仇之事不在朝夕,此事尚早,不急在一时。”
宋、郑、卫、陈、纪、莒、齐、曹、蔡诸国接到鲁侯仆告,得知鲁国新君继位,尽皆遣使回报鲁国以示友好,按制观鲁桓公安葬之礼。
鲁桓公棺柩停于中室殿一月有余,姬同率朝臣,会诸国使臣于四月初安葬于曲阜北郊三里之地,设置戍守军士。
鲁宫,左正殿。
“大郎,你父侯临薨之际曾说过,待他安葬之后便是你行冠礼之时,可是准备好了吗?”文姜看着对面的爱子问道
“苏上卿已是准备好了。就定于后日,经由卜筮所示由宗叔公子绩为赞冠,申濡上大夫为大宾。”
“这便好,待行了冠礼,大郎就是成年丈夫了,阿母也不能在呼你孩儿了。时日,真的很快啊!这么多年过去了,阿母却是不曾发觉。”文姜笑得有些伤感。
“母亲,儿便是成年了也还是您的孩子啊?母亲对儿的爱护之情儿丝毫不敢忘却。母亲,自从父侯去后,您好像越发地多愁善感了。母亲,您还有儿,还有季友,还有三母啊?您如此情态,儿心中着实心疼。”
“好了,阿母不伤心便是,反正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阿母也只能暗自心伤罢了。”
姬同看见阿母如此,再回想以前阿母的温柔、和善、端庄。更是心中难过,悲痛。此刻真巴不得姜诸儿就在自己身前,好让自己一剑一剑斩成肉酱,烧成灰,熬成汤。
姬同心中凄楚,下意识地将母亲抱在怀里,很紧、很紧。眼中也不经意流下了泪水。文姜伏在爱子怀中,流下了无声的泪水。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