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制霸春秋 > 第二十五章 对策

第二十五章 对策(1/2)

目录
好书推荐: 碧海长天艳山河 丹仙 飞升之轮回 鸡犬不宁 炫影刺客 地球末日之上帝的使者 无上神国 亚洲娱乐皇帝 宇宙大攻略 无间丧尸

“此尽是臣之本分,安敢懈怠。”姬翚虽狂,但也不会不分场合。

“诸公。孤刚刚得到南境边人来报,邾国又在大征兵马,聚集军粮。已是人马喧嚣,大集于其都诹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邾虽不如我国,然与我敌对已数十载。其势已成我之大患。现在邾国趁我国大丧之际,背礼来犯。诸公当共度此艰难之时。有什么想法诸公也不要闷在心中不说。”

邾国立国久远,其国势虽然不如陈蔡等国,然而也不是那些普通伯爵之类的国家可以欺压的,在鲁国周围也是一股颇强的势力,而且距离曲阜太近了,所以两国大都处于敌对状态。鲁隐公继位后就与邾国现在的国君曹克在姑蔑(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北)会盟。以后邾国就处在鲁国的附庸的地位上,两国关系也大致得到缓和。后来宋、卫侵郑,郑庄公接连邾国从宋国背后两面夹击宋国,宋国大恨。诸国会盟齐都临淄以后,宋国就图谋报复邾国。

鲁桓公十七年冬十月,由宋国牵头,联合卫国、鲁国一起攻打邾国。鲁国患于邾国地理上对鲁国的威胁就答应了宋国,邾国面对三国自知没有反击之力,避而不战。企图利用地理优势游击。故而进展不大,鲁国虽然想一举灭邾,但是冬日已到,所以只好退兵罢战。

今年二月鲁桓公薨逝,消息传到邾国,邾国就起了报复之心。起先只是害怕战争易起难收,又怕耽误了农时。后来感到时机难得,所以曹克不顾一些大臣的劝阻,力断起兵。

因为邾国国土大,人员分布不均,只是征集兵士就颇耗时日,又要征集粮食,虽然做的隐秘,但是还是被鲁国侦知。

嗣君问计,不容不答。苏应作为元辅,当然由他先对策,便道:“邾国趁我国丧之际悍然来侵,大违列国常制。自古都是征有丧之国不详。当遣使先责之以大义,申之以礼法。若其不退,再征之以兵戈。”

“苏应此意大是,如今邾国虽然大集兵马,但是还没有真正入侵,还是先派使臣去责问其意,以探虚实。”申濡也赞成此意。

“司马以为呢?”

“臣之意,敌军即来犯边,我反击就是。彼趁我国丧之际来侵,实是无礼之至,当讨之以警诸侯。”姬翚为人颇有勇力,也自负其长,素来喜好征战。仰仗鲁国的国力,自身的勇武倒也多有建树。

“施公,你是国家的近亲。素有见识。你以为呢?”

“臣以为嗣君继位未久,现在有主少国疑之险,若能征而胜之,必能安国人之心,此大有好处。但是战易开而难解,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可是战争乃国家大事,非人力可以掌控。若因为战事迁延而误了农时就适得其反了。战和二者俱有好处,臣不能决断。”

施伯的话大有道理。姬同继位时间太短,还不能完全服众。而礼崩乐坏之时往往君位接替之时会发生政治投机行为。投机家们希图借用拥立新君而一步登天。姬同好在既是嫡子又是长子,顺位继承君位名正言顺。而且桓公的去世很突然,完全出乎意料,就算有投机家也来不及搞投机准备。但危机不是不存在,单是眼前的姬翚就不是一个安分之人。他在隐公四年的时候就背着隐公的命令私下率领军队会合宋国伐郑。以后又几次违命,鲁隐公执摄君位,害怕杀了姬翚惹人非议,又本着“亲亲”之道没有杀他。后来姬翚向隐公请杀太子允(即桓公),隐公没有答应,姬翚害怕太子允知道这件事,就又去向太子允请杀隐公,太子允答应了。姬翚就使人暗杀了隐公。在姬同看来,没有比姬翚更叛逆了的,可谓人人得而诛之。对于他帮桓公继位的事姬同也不觉得他有什么功绩,因为桓公本来就是太子,隐公已经打算退位养老传位于太子允了,根本不必要让太子允跟他一起臭名声。这只是姬翚为了他的一己私欲。就跟明朝景泰皇帝与明英宗之间的传承一样。对这样的投机分子要时时保持警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