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早市(1/2)
黯然神伤的崔硕,一边回忆着如梦似幻的往事,一边默默地跟着狗剩儿走着,不知不觉中已是转过了好几个街巷。
“柴禾,上好的干柴,便宜卖喽——”
“野菜,新鲜的野菜喽——”
突然间,此伏彼起的吆喝声,将崔硕从往事的回忆伤感中唤醒过来。他放眼望去,只见自己已到了一处市集,市集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甚为热闹。
售卖野菜、干柴,鸡鸭,乃至鱼虾的小摊儿,一个挨着一个,崔硕定了定神儿,跟着狗剩儿挑了一处角落的空地,放下了两捆干柴,一边揉着肿痛的肩头,一边四下里打量起来。
抬眼间,只见这市集的周围,却是鳞次栉比的民居,粉墙黛瓦的屋子一间挨着一间,这市和坊竟是混合在了一起。触景生情的他,心头的历史记忆悄悄地浮了上来,崔硕心想:眼前此番景象,莫非正是市坊合一之格局乎?
两千余年来,传统的城市,都是作为商业贸易区的“市”和作为居民住宅区的“坊”,互为分离、互相封闭。
至两宋之世,盖因城市商业贸易之繁荣,传统之城市结构被冲破,两宋之城市和汉、唐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居民住宅与商铺酒肆、贸易市集混合而建,街坊商铺林立,酒肆茶楼面街而立,正谓之“市坊合一”也。
再者,崔硕此来不用等着开始锣响,直接寻到市集贩卖便可,若是在汉唐却是不合情理的事儿。盖因至南宋之世,绍兴、临安等城内,商业高度发达,甚至出现了夜市刚刚结束,早市又告兴起之繁荣景象。所谓的开市之说,在南宋之世,已是不合时宜的了。
崔硕稍微等了一会儿,便利索地将两捆柴禾卖了出去,尽管柴禾全是上好的干柴,尽管这一路行来不易,然则,崔硕也只是卖了可怜的六文,六文铜钱而已。
崔硕摇晃了一下手中的铜钱,直听“叮叮叮当当——”一通作响,随后便讪笑着,将手中的铜钱放入了钱袋中。
自古以来,都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於人”,崔硕可没想着凭借砍柴这个力气活发财,六文铜钱聊胜于无罢了。至于如何摆脱自己的困境,崔硕此时心底已经有了别的谋划。
简单地收拾过后,崔硕拍了拍狗剩儿瘦削的肩膀,劝说道:“狗剩儿,有个合适的价儿,就卖了吧!错过了早市,这公鸡难不成再抱回去?”正说话间,那公鸡咯咯地叫了两声,屁股一抬,竟是拉出了一泡臭烘烘得稀屎来,像是在抗议狗剩儿一般。
蹲在墙角的狗剩儿皱着眉头望着那泡稀屎,拽了拽拴绳儿,随后抬头望了望崔硕,他尖瘦的面庞上登时现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他咧了咧嘴,嘟囔道:“这他娘的,我就不信这个邪!奇了怪了,这么好的一只大公鸡,只卖三十文,竟然遇不到买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