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新天启大明 > 第二十六章 农为天下安定本

第二十六章 农为天下安定本(1/2)

目录
好书推荐: 晶武时代 崛起1894 雷铸青云 保镖少爷 魔斗双修录 木府 五班故事欧阳 冰心玉壶传说 丐世无敌 漆黑的魔剑使

“皇上此举,一举两得,既可安置裁撤冗员,又可倍增辽东之力,臣以为若有去辽东者,可让其携带家眷子女,一并前往,着熊廷弼划出屯地,安置冗兵,若建虏来犯,还可骤然增出一支劲旅。”孙承宗兴奋地说道。

朱由校却犹豫起来:“裁撤掉的冗员,都是桀骜不驯的兵油子,如何在裁撤并使之屯田之后,还能成为一支劲旅?若是这些冗员,到辽东之后,难以驯服,只怕会使辽东之局,更为糜烂。”

“皇上,”孙承宗笑道,“此事无妨,臣会致书熊廷弼,熊廷弼乃是领兵奇才,对付这些兵油子,自有良策,且屯军于辽东荒芜之地,使其携带家眷,命其且耕且战,太祖洪武皇帝曾说,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如令将士屯田,且战且耕,则军不好民财,亦可使田地荒芜。如今辽东经历战祸,千里赤地,使冗员屯田,依旧为国家军籍,命熊廷弼加以调练,则无异于增添一支劲旅,若建虏来犯,则歼敌虽然无算,但自保绰绰有余。”

“如此甚好,”朱由校也有些得意了,自己的一点主张,经过孙承宗这样加点文章进去,竟然是歪打正着,一举两得,“孙先生,我大明设置九边重镇,原为防御北元,但如今最要紧处为辽东镇和蓟州镇,心腹之患亦已变为建虏,是否可以调整九边,以辽东为主,其余为辅,西北一带长城也可暂停修筑,兵部便可省下银两数十万。”

这是朱由校这几天来苦思冥想出来的省钱办法,要想有银子花,无非节流开源两条路客走,开源一路没有多少办法,只好重新看起矿税,而这任务眼下还只是在秘密进行之中,一旦内阁六部知道了这个消息,劝谏的奏疏以及抗议的官员肯定不会少。而节约一项,辽东军费不能少,改制京营所花的钱不能少,而给徐光启孙元化开设火器厂的银子也不能少,至于闹了灾荒的地方,自然是要赈灾,如果赈济不力,闹起民变,又要白白花费银子,实在是不划算。

这样算来算去,兵部前些rì子要求重修甘肃一带的长城,索要五十万两银子,倘若不修,这笔银子便可以省下来,记得印象中,这个时代蒙古人并没有怎么直接闹事,也就是一些部落跟在建虏后面摇旗呐喊,大规模的入侵,倒还没有出现。

“皇上,此事宜从长计议,”孙承宗犹豫道,“蒙古鞑靼自隆庆开关之后,便安分许多,确少有大举入侵之举,然居安者当思其危,如今我大明有辽东心腹之患,若鞑靼趁火打劫,则国事将无可收拾,皇上整军也需时rì,臣以为,京营整顿需一年以上,整顿西北,需一年以上,再整顿辽东,则要半整半战,恐怕旷rì持久。”

“孙先生过虑了!”朱由校笑道,“待京营整顿完毕,可使京营奔赴辽东,而使辽东之军赴京护卫,届时以新京军与建虏而战,而朕与先生,则安心调教辽东之军,岂不一举两得?”

孙承宗却摇摇头:“边军与京军互掉,有违祖制,臣虽知此举圣明,然朝中衮衮诸公,岂会领会皇上妙算?且国朝武宗毅皇帝时,曾使京军边军互掉,宠信江彬,闹得朝野汹汹……”

“孙先生!”朱由校提高了一下声音,打断他的话,“朕不会宠信jiān佞,只会宠信有能之才,只会宠信先生以及如先生这般国之柱石,既然先生如此说道,那此事便从长计议,朕也知yù速则不达的道理,中兴之路,漫漫而雄关似铁,还望先生助朕从头而越!”

“皇上圣明之至,臣当竭尽所能,尽忠王事,鞠躬尽瘁,死而不已!”孙承宗听到天启皇帝这话,免不了又要表表忠心,不过居然说到死而不已的话,的确让朱由校很是满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