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版 很荤很粗俗(1/2)
几社创立于崇祯初年,是松江有名的文社,社中成员包括大名鼎鼎的陈子龙、云间孝廉夏允彝、徐阁公徐孚远等松江一批最有才华,声名赫赫的文人才子。
崇祯五年前后,正是复社声望最为显赫之际,几社作为会盟成员之一,在松江更是人人皆知,成为读书人心中的梦想。
此番几社由杜麟征cāo选政,刻印几社第一本文集,实际上也就是“八股选本”,各地生员自然全都翘首以盼,松江府书铺掌柜云集华亭,也不奇怪。
清晨开始,书商们便聚集在华亭县城平露堂不远处的酒楼中,一边谈论生意,一边等待平露堂的消息,正逍遥自在的时候,临窗的人突然唤了一声:“咦,有人来了。”
众人连忙向窗外望去,只见一个华服公子,带着三个仆人,扛着几只箱子,正朝这里走来,那箱子正是常见的书箱。
“哗啦!”掌柜们顿时动了起来,只有最先看到的那人奇怪道:“怎么不见留在门口的那些家丁前来回报?”
书商们看到的正是宋辕生、宋瑞,还有两个奴仆,两人也是于清晨出发,乘坐同一条乌篷船,原本计划到了华亭,再分两路,不料途中偶遇长房二公子,也就是宋存业的二哥宋存楠。
寒暄中得知眼下华亭书商云集,于是决定一同前往。
三人在平露堂门口分别,宋辕生和宋瑞带着两个仆人,扛着两箱书籍走向不远处的酒楼,据宋存楠说,松江的书商白天都聚集那里。
两人刚刚进门,只见里面已坐满了人,大家都目光热烈的看过来,不过还是颇有秩序。
宋辕生正想找位置坐下,大堂中间桌上一位身穿青绸长袍,气质儒雅的中年书商热情地招了招手道:“这位公子,这里请。”
宋辕生见楼中已无空位,中年书商的桌上确实还能再坐两个人,便道了声谢,向那边走去。
“鄙人毛晋,不知这位公子如何称呼?”书商看了眼宋辕生带来的两只箱子,脸上有些疑惑,拱手道。
“肖、肖塘宋敬与,字辕生,”宋辕生连忙回礼道:“阁、阁下便是无锡汲古阁的毛晋?”
“正是,”毛晋对宋辕生露出的惊讶很是得意,手指点了点那两只箱子:“宋公子,这些可是平露堂的《几社壬申合集》?”
“非、非也,这、这是我们九龠楼的《起点小说》创刊号,”宋辕生连忙从宋瑞手中接过一册书,递给毛晋道:“正想请、请各位代为售卖。”
宋辕生又向其他人拱了拱手,早有肖塘的书商出声道:“可是近rì议论纷纷的九龠楼《起点》?”
袁文的策略果然有效,不少书商都知道九龠楼和《起点》,宋辕生拱手笑道:“正、正是。”
“哦,居然还有这等书,快拿本来看看,”书商虽不知《起点》和九龠楼,也不知创刊号是什么意思,只是听上去似乎还有些反响,正好无聊,纷纷开口道。
宋辕生见状大喜,连忙打开书箱,取出几本分发给各位书商,猛然听到有人冷哼一声:“不过是几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弄出的不知所谓的话本。”
施林手上拿着一本《起点》,在空中甩了甩“你们看看,这么粗陋的版面,是活字印的吧?还是那种最差的木活字。”
宋辕生看到施林那比自己还胖的身躯,圆圆的脸蛋顿时黑了下来,没想到这个该死的施林也在这里,居然还给了他一本《起点》,这下麻烦大了。
施林没想到《起点》居然是活字印刷,而且当时便已接近收尾,竟在他感觉一切皆在掌握时,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
想到万象书坊已经印好一半的书,有可能变成废纸,施林立马便急了,抓着一本《起点》,不顾一切地开始批判起来。
到了这时他还觉得,凭借自己在行内的影响,只要摆明态度,很多书坊必定愿意等上几天,购买自己的版本,何况这本《起点》除了内容,也实在不成样子。
施林小眼微眯,不断挑剔《起点》的版面、印刷,又用手指捻着泛黄的纸页,大声嗤笑道:“看看,看看这纸张,黄不拉叽的,这也能印书?”
宋辕生小脸憋得通红,却说不出反驳的话来,这些纸都是九龠楼的存货,是宋瑞出借书换来的,用来给他们写字抄书,质量确实一般,又存放得久了,看上去很是丑陋。
众人此时已经看出施林是在故意找茬,事不关已,加上平rì与万象书坊多有交往,便都微笑着旁观,有几个拿到书的,也只顾低头捧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