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17章 累累富贵,皆为血泪

第217章 累累富贵,皆为血泪(1/2)

目录
好书推荐: 漫威:冒牌发明家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我才是徒弟们的随身老爷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吞噬星空:武神之心 人在斗破,系统却在大主宰 斗罗金铲铲:每年一个海克斯! 妖天子 踢球的时候要称GOAT 兵家第一圣

第217章 累累富贵,皆为血泪

李显穆这般急匆匆进宫,朱棣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瞥了大太监洪保一眼,见洪保也有点懵,心中更是好奇。

待李显穆入殿行礼后,便郑重道:“陛下,臣有一件涉及极广的大事奏请陛下,千古以来,豪门入仕途的人数远胜寒门,能读书的寒门又远胜庶民。

臣曾经听过有百姓哀嚎:我们这些人代代贫寒卑贱如尘土,犹如牛马陷在泥潭中,永不可脱离。

膏粱子弟不成材,大明的將来又託付给谁,臣一直为之忧心。”

朱棣面色严肃起来,从以才取士开始,但凡优秀的君主,都非常注重寒门人才的提拔,只是很多时候,寒门因为出身低微、资源匱乏,导致纵然有些天赋,却依旧眼界不高、能力太差。

“这是古来的顽疾,歷朝歷代都解决不了,难道你有办法?”

朱棣带著些期待望向李显穆。

“臣只是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具体如何做,还请陛下斧正。”

“还真有!”朱棣惊声道:“说来看看。”

李显穆正色郑重道:“臣这个想法的灵感来源是分省定额制度。”

分省定额。

朱棣沉吟,大明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传承宋朝,分省定製制度是大明做出的最大的改变之一,几乎从根本上重塑了大明朝堂的政治势力格局,影响极其深远。

“当初父亲向先帝提出南北分榜,而后先帝决定直接各省分名额,其中原因便是南人在科举上实力太强,北人考试是考不过的,这背后原因也很清楚,因为北方歷经战乱、教育水平差,不是短时能够弥补。

这十几年来分省定额制度选出的北方官员,从各方面来看,並不比南方官员差太多,证明我们用分省定额来选择官员的制度是正確的。

一时的科举成绩好,並不代笔士子治政的天赋高,而更可能是他在学习时得到了更多的资源而已。”

朱棣是何等聪明的人,听到这里就已经听明白了,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豪门世家子弟其实很多天赋並不出眾,只是因为有名师教导,才能力压寒门子弟,在科举中夺魁,而这违背了朝廷选士的理念。”

“正是!”

李显穆沉声道:“大明有五千万人,其中盘踞在京城、省城中的世家,盘踞在府城、县城中的豪强,加起来或许有一百万人,如果大明只从这一百万人里面选士,又岂能选出真正的人才呢?”

这世上再也没有比数据更加直观的东西,朱棣几乎就要被说服了。

“可是寒门出身的士子做官后,大多数並不会对百姓更好,反而因为家贫会更狠厉的收刮百姓,朕听多、见多了那些一朝中举为官,不出数年就豪富乡里的事情,这又作何解?”

朱棣说的这番话並不是他一人的想法,而是古已有之,尤其盛行於门阀贵族时代,那个时候的人,將家世和品德联繫起来,认为世家门阀的品德远超过寒门。

当世之人甚至编写了那些寒门出身的酷吏奸臣,是如何残害百姓、贪赃枉法的,而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又是如何高洁如雪,飘摇天上,有绝世的风姿,有高尚的品德,面对各种財货的诱惑而不屑一顾。

这种思想甚至在现代社会也大行其道。

说富二代做官不贪污,说富二代做官不在乎利益,能做些实事,穷的人当了官都会贪污,类似言语层出不穷。

何其荒谬!

“何其荒谬!”

李显穆怒目圆睁,煞然道:“谁在陛下身边进献这等谗言,臣请杀之!”

朱棣顿时有些愣,李显穆反应这么大是让他有些没想到的,自然没人在他面前进献谗言,李显穆也清楚,他是故意这么说,以显示自己的坚决態度。

“这番言论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当然不妥!

古今中外,那些富人的钱都浸满了生民膏血,官员贪污腐败、官商勾结从朝廷的各项工程中渔利,有几个人的钱是乾净的。

用百姓脂血养出来的从容不迫,竟然还真觉得是理所应当,甚至生出了一丝傲气,自以为高高在上,妄图从道德层面审判穷人。

一个富家小姐的一条裙子,其背后所浸透的血泪,甚至比一个、十个杀人犯手上沾染的血还要多!

红楼梦里面每一个主子的煊赫富贵,其背后都是无数个投井而死的晴雯,建立在尸山血海上的富贵,怎么有胆子反而批评骨架垒起来的山不够坚实呢?

还是杀的少了。

毫不讳言,李氏也是建立在封建主义的特权之上,是依靠著无数百姓的供养,才有綾罗绸缎,锦衣玉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黑料缠身,他凭啥整顿娱圈? 她死遁后,四个夫君找上门了! 恶吻 二嫁京圈太子爷,姐靠的是玄学! 我死后的第十一年 崇祯的奋斗! 从上海滩大亨到港岛豪门 我在战锤召唤第四天灾 我在东京成为常世之主 诸天游戏,最强玩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