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降将的自我修养(二)(1/2)
第311章 降将的自我修养(二)
贵阳城墙高两丈有二,本来是道难以逾越的高墙。
但在辅兵和民夫的不懈努力下,一道约宽约七八尺的土坡逐渐成型,眼看着还有一小截便能接上缺口。
马科站在军阵前,正死死地盯着那条用沙袋和砖石堆砌而成的斜坡。
他需要冲上缺口,挡住拼命反扑的守军,后续部队才能沿着这道通道冲上城头。
只要他们能成功守住小半个时辰,就能一举攻破这座坚城。
这个任务十分艰巨,只许胜不许败。
也正因为如此,马科才在战前主动请缨,第一个站出来接下了这桩差事。
只要打好这一仗,拿下先登破城的首功,他就能顺利翻身,站稳脚跟。
马科的积极性很高,没办法,归顺之后的这段日子,他实在过得有点太好了。
自从加入征伐贵州的大军后,马科突然发现,原来带兵打仗竟然可以如此“轻松”。
不用为粮饷、军械发愁;也不用提防麾下士卒因欠饷而哗变;
更不用担心友军临阵脱逃,见死不救。
甚至打起仗来,军中的同僚还会拼命争先,超额完成任务……
这种后勤无忧、上下同欲、只需专注于战事的感觉,对于他这么一个长期在明廷领兵的将领来说,简直是一种梦幻般的体验。
同时也让他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激情。
时间在紧张的等待中一分一秒流逝。
很快,辅兵和民夫们冒着箭雨,终于将那条斜坡堆砌成型,
马科见状,神情一肃,随即吹响了衔在口中的骨哨。
伴随着刺耳的啸声,前头的马科拔出腰刀向前奋力一挥:
“弟兄们!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跟我上!”
他怒喝一声,左手举起藤牌护住身前,右手紧握雁翎腰刀,第一个跃过护城河,冲了上去!
身后八百名选锋有样学样,用腰刀不断敲击着藤牌,发出整齐而连续的怒吼,跟着他冲锋向前。
这支气势严整的精锐刚一出现,便立刻引起了城上守军的注意。
发现汉军准备从土坡登城后,守将立刻招呼麾下兵丁聚拢,组织防御。
长枪手迅速分成前后两排,一根根长枪密密麻麻地斜指着下方土坡,试图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封锁通道。
弓手和火手则分列于枪阵两侧,引弓搭箭,铳口下指,只等汉军进入射程,便给予致命打击。
更有辅兵抬着大锅,将滚烫的火油沿着斜坡倾泻而下,试图在坡道上点起大火,阻碍汉军的冲击。
可尽管守军阵势森严,但冲锋在前的马科却不见惧色。
队伍行至五十步内,他猛地从腰间掏出震天雷,藏在藤牌之后,右手随即收刀入鞘,掏出火折子一晃点燃引信,动作一气呵成。
队伍最前列的选锋们有样学样,也纷纷掏出震天雷点燃。
“扔!”
马科顶盾护住面门,突入三十步内,用尽全力将嘶嘶作响的震天雷,朝着斜坡上的守军扔去。
随着他一声令下,十几颗冒着白烟的震天雷划着弧线,接二连三地砸向了明军阵中!
看着不远处飞来的铁疙瘩,城头的守军顿时乱作一团,本能地就想四散躲避。
“快散开!”
“放箭!”
最中间的守军纷纷扔下手中长枪,拼命向两侧推挤,试图避开爆炸范围。
两侧的弓手铳手们也慌了神,胡乱地朝下方射了几箭、放了几铳,也下意识地向后退去。
轰!轰!轰!
接连十几声巨响在城头炸开!
火光迸射间,散子横飞,硝烟弥漫,缺口处的守军顿时被炸得人仰马翻,惨叫声此起彼伏。
遭此重击,不少人捂着面门、脖颈在地上不断打滚、哀嚎。
硝烟尚未散去,马科已经率部踩火而上,一鼓作气冲上了城墙。
最前头的守军被炸得七荤八素,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剁了脑袋,身首异处。
眼见汉军登城,不远处的守将惊怒交加,立刻指挥手下兵将重新列阵,试图将汉军的先头部队赶下城去。
在队官的带领下,城头上的守军分成两部,一部持枪结阵,再次组成一道枪林,试图从正面逼退冲上来的汉军。
另一部人马则拿着弓弩火铳,迅速奔向缺口两侧的马面台,试图从侧翼、后方远程阻击。
这部人大多都是城中临时召集来的学子,由于缺少甲胄,所以只能使用像弓弩火铳之类的远程武器。
冲锋在前的马科,瞬间陷入了三面受敌的险境。
此时他正用藤牌顶住正面刺来的长枪,与守军角力,但从身侧和后方射来的箭矢和铅子,如同疾风骤雨般打在他的盔甲上,叮当作响。
巨大的冲击力让他身形踉跄,吃痛不已。
要不是身上甲胄齐备,防护周全,只这一轮射击就足以让他毙命当场。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角度刁钻的箭矢,穿过了外层札甲的甲叶缝隙,扎进了马科的臂膀、小腿。
好在要害部位都有护心、护腋、护喉,这些箭伤最多也能让他吃痛流血,并不致命。
但他身后的几个选锋就没那么幸运了。
有人直接被射中了面门,箭矢和铅子直接贯穿面甲,当场倒毙。
见此情形,马科也急了,他扭头朝着身旁的亲卫吩咐道:
“先剁了正面这帮杂碎,再清理两边的铳手!”
他带着十几亲卫,猛地发力撞开正面枪阵,上前反手一刀,将其中一人劈翻在地。
身后的选锋们贴着女墙、外墙,从两侧一拥而上,粗暴地将守军掀翻在地,有的甚至被一把扔下了城墙。
不到半刻钟,正面的守军便被一扫而空。
“占住口子!”
“准备接应后面弟兄!”
马科留下大部队守在原地,自己则是带着亲卫,向着不远处的马面墙冲了过去,试图扫清远程威胁。
眼见这帮凶神恶煞的悍匪杀来,还在马面墙上的弓手、铳手被吓得胆战心惊,纷纷丢下手里的武器,拔腿就跑。
马科也并未深追,他的首要任务是占住缺口,等待援军。
八百选锋迅速控制了这段城墙,马科立刻命人在垛口上插上了三面小旗,示意后续部队可以安全登城。
“坏了!贼兵攻上来了!”
正在小东门城楼上指挥的许成名见此情形,脸色大变。
他立刻召来副将胡诚,厉声吩咐道:
“快,随我一道上前,务必把贼人赶下去!”
“得令!”
胡诚抱拳领命,随即点齐麾下的家丁亲兵,护着许成名,朝着西侧的缺口处冲了过去。
许成名作为经历过西南平叛之战的宿将,手下的亲兵自然也都是久经战阵之辈。
就这样,攻守双方最精锐的力量,在狭窄的城头缺口处展开了惨烈的搏杀。
刀枪剑戟你来我往,怒吼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城头顿时化作了一座血肉磨盘。
混乱中,马科迎上了许成名的副将胡诚。
胡诚善使双锤,在狭窄的城头左突右冲,要是被他打中一锤,半晌都喘不过气来。
而马科则是顶着藤牌,利用自身的完备的防御,步步向前向前紧逼,不断蚕食着胡诚闪转空间。
眼见避无可避,胡诚朝着一旁亲兵使了个眼色,从左右两侧同时发难,试图绕开藤牌。
马科被人群簇拥着,难以后撤,无奈之下,他只能侧过身子挡下了来自右面的突袭。
胡诚瞅准破绽,抄起骨朵狠狠砸向了马科的左臂,试图打落他手上的藤牌。
马科躲闪不及,只能硬生生的挨下这势大力沉的一击。
嘶!
小臂顿时传来一阵剧痛,疼得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马科低头看去,只见环臂铠上的甲叶,竟被打得陷下去了一个深坑。
吃痛之下,他猛地格开面前的守军,回身提刀一撩,趁着胡诚来不及反应,一刀划开了他的喉咙。
激射而出的鲜血顿时喷了马科一脸,胡诚双目圆睁,捂着脖子踉跄栽倒在地。
与此同时,周遭的士兵们更是杀红了眼,断肢横飞,血水积满了城头,顺着土坡缓缓流淌。
汉军仗着兵精甲足,硬是顶着从四面八方袭来的明枪暗箭,一步步将援军绞杀、逼退。
许成名几次发起冲锋,无一例外都被打了回去。
他见自家亲兵不是对手,回头又发现副将战死,心下骇然。
眼见事不可为,许成名心底萌生退意,想要撤回后方重新组织防线。
马科眼尖,一眼就盯上了正在人群中指挥后撤的许成名。
他撇下腰刀,伸手往身后一掏,随即从腰间抽出了一柄短斧。
马科举着短斧,盯着不远处许成名的脑袋,瞄准了许久。
数次调整气息后,他用尽全身力气,隔着混乱的人群,奋力将短斧掷了出去!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那斧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越过拥挤的人群,精准无比地劈在了许成名的面门上!
呃.
许成名甚至还没来得及反应,当场便仰面倒地,鲜血脑浆迸溅,断了生息。
主将突然惨死在面前,一旁的明军惊得大眼瞪小眼。
“跑!”
人群中不知道谁先嚷了一句,周遭守军这才反应过来,顿时作鸟兽散。
马科也没有下令继续追击,而是立刻收拢部队,并把脚下的积尸抬开,清理出一条道路。
汉军的后续攻城部队顺着土坡,源源不断地从缺口处涌入城内!
没了主心骨,其他城墙上的守军也纷纷丢下武器,扭头就跑。
汉军一部分沿着城墙兵分两路,迅速清剿残敌;另一部分则冲下城墙,杀向城门洞,顺利打开了小东门的城门。
“城门已开!”
“杀啊!”
欢呼声在战场上不断响起,更多的汉军士兵纷纷从城门涌入城内,贵阳外城至此易手!
眼见大量汉军涌入街巷,贵阳知府梁思泰大惊。
他连忙收拢残兵,并带着城中百姓,退入了柔远门(大北门)内,企图凭借内城继续负隅顽抗,做最后的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