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天才张拿来!(1/2)
第291章 天才张拿来!
张起峻发表了《中医西医之我见》后,一时眾多报刊转载,却没有人评论此文,只时不时有记者来採访他,一时间,他倒似成了北平的一个小名人了。
悠閒下来,他带著王允卿、杨拉玉和沈敦子接连游览了几天北平的风景名胜,景山公园、颐和园、地坛公园、北海公园,连此时很有些破损的长城也游览了一下。
之后他们购买的那处二进四合院修好了,他们便退了王宝琴四合院这边的租房,住进了自己的四合院中,一面拍电报让人把韩金兰等第一批驻北平的销售人员送过来。
此时他们买下的街面楼虽然还没接收过来,还无法开办销售店,但批发皮货也是需要有人在这里驻站的,最起码可以拓展一下批发渠道,另外也可以提前在北平僱佣合適的本地销售人员。
至於韩金兰原来掌管的鹿滩市那个销售店,则由张起峻四爹张富禄去接管。
这样的调遣安排中,张起峻这边也开始了在北平新一波的忙碌,写医学评论,拜访名医,接受同行访问,接受邀请参加一些医学研討。
在如此的频繁互动中,他跟北平的一些医疗机构、中医和西医大夫们开始了密切的交往交流,此外还在大家的关注下出手给人看病,一时间忙得不亦乐乎!
一时之间,他倒似又成为北平的一个小名医了。
这一局面的打开,自然主要得益於他那篇《中医西医之我见》。
这篇文章被《京报》刊登,又先后被《申报》、《大公报》等重要报刊转载,文化界不发声有情可原,但医学界如果不发声就要被文化界和学术界集体嘲笑了。
为此,魔都《中西医学报》特地组织国內几名一流的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对此文进行了研討,由中医大夫解读其中的中医部分,由西医大夫解读其中的西医部分。
研討的结果,虽然有些异议,但总的来说,此次与会的中医大夫和西医大夫们都认为这篇文章对中医和西医见解犀利,独到,深刻,並就此研討会的结论对张起峻的这篇《中医西医之我见》形成了一篇长评,发表在《中西医学报》上!
经《京报》、《申报》、《大公报》等影响力巨大的报刊转载,在全国范围內对《中医西医之见》这篇文章再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热度!
由此,国內其他一些有名的中医和西医也纷纷对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
中医说中医,西医说西医,既有认同,也有异议。
针对异议部分,张起峻站出来再次发表数篇医学评论,一时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来!
只是这种学术上的爭论大家都还是很有礼貌的,且大家爭议的地方不多,也不是涉及那种根本性问题的爭论,所以大家都保持了一个友好的態度。
只是隨著这样的爭论越来越深入,张起峻在中医上的相对深厚的底蕴,以及在西医方面超出如今时代局限的见解,逐渐让大家对他本人產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按记者採访,这是一个还未及弱冠的小青年吶,他怎么可能会有这么深厚的医学底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广阔的医学视角呢?
难道他背后是站著一个什么组织吗?
重重迷惑之下,不少人甚至產生了这样的怀疑!
要揭开这小青年神秘的面纱很简单,当面考较一下他,那就什么都清楚了!
於是,在张起峻拜访北平名医的同时,其他不少医生也开始拜访他,此外,
以国立北平医学专门学校打头,邀请他参加西医研討会,相继的,一些中医医馆也纷纷邀请他会诊病人,研討病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