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反覆(1/2)
广明元年七月初,在诸镇兵马的共同努力之下,李国昌父子的残余势力彻底被清扫乾净,肆虐河东两年余的沙陀之乱,被彻底平息。
李琢与郑从讜书写的战报到达朝廷之后,皇帝大喜,宦官欢呼,百官庆贺,不过两日,便定下了赏赐。
半月之后,朝廷的封赏文书到达河东,此时的汝州军早已经回师晋阳,诸葛爽与李琢二人一同迎接天使。
此战,吐谷浑赫连部阴山都督赫连鐸,卢龙军节度使李可举,一人收復云中,一人收復蔚州,可谓是首功,诸葛爽也因击败李国昌父子主力,获得沙陀牙旗,功劳仅在二人之下。
这三人,功劳最高,所以赫连鐸得封大同军防御使加云州刺史,他的部下白义成担任蔚州刺史。
李可举依旧是卢龙军节度使,官升侍中,不过这只是虚职,侍中可是门下省最高长官,不可能让一个地方节度使实际任职,即便朝廷愿意,节度使本人也不愿意。
所以这只是一个虚荣,但是有用没有就全看自己怎么想了。
至於诸葛爽,封振武节度使。
至於其它的,朔州刺史给了临阵倒戈,还充当带路党的沙陀部军使米海万。
其它的河东诸镇只给了钱財赏赐,而且用的还是抄了李国昌父子大本营所得的財货,其余的封赏,一点没有。
最可笑的是,三大招討使中,郑从讜依旧任河东节度使,诸葛爽任振武节度使,而李琢,却是被朝廷以“贪墨军资,行事过专,以致大军为竞全功。”为由,將其贬为刺史。
此次大军与李国昌父子多次作战,李琢並未表现出其作为李晟之孙应有的军事才华,不仅多次被李克用击败,还在合围之时延误了战机,让李国昌父子二人突围而出。
最后让诸葛爽捡了一个大便宜,那群沙陀兵,本就是一支哀师。
不过也证明了李琢此人的名头与实际能力並不相配。
圣旨达到的那一天,自然也是代北行营解散的时候,天使收回了中军大纛,解除了三个招討使的职位,命诸镇兵马各归本镇。
对此,河东將领十分高兴,河东是富镇,但打了两年仗,各藩镇兵马又时不时的作乱,每次都会劫掠大笔財货,现在的河东已经没有余粮了。
现在事情已经平了,所以在各归本镇的命令下来的第一时间,他们便奉上些许钱財,言充作盘缠,请诸镇客军即日启程,离开河东。
而刘克之也十分高兴,因为诸葛实现他的承诺,没有丝毫打折扣的將刘克之的功劳报了上去,而且朝廷居然也没有打折扣,算他军功三转,加从六品飞骑尉,每年六十石的俸禄。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又因诸葛爽的推荐,他升官为胜州刺史,胜州是振武节度使麾下,也就是说,他依旧是诸葛爽的手下。
“哈哈,三郎此次官升刺史,出镇胜州,我等也该称一句使君了!”
汝州大营,刘克之依旧住在十將营帐之中,杨师厚捧著官袍和印信,牛礼拿著告身文书,喜气洋洋的跑了进来。
看得出来,二人十分兴奋。
这是正常情况,毕竟刘克之升官,也意味著他们也要升官了,最起码也能得个十將的职位,等刘克之扩军之后,军使也不是不可能的。
“放在一边吧,过两日还要交还给天使。”
相比於二人的兴奋,刘克之只是淡淡的瞄了一眼,语气也是不咸不淡。
“这是为何!”
二人脸上的喜色一滯,对刘克之的话感到十分不解,他们不相信朝廷的封赏怎会无缘无故的收回去。
“李国昌父子叛乱之后,振武节度使由吴师泰暂代,如今仗打完了,吴师泰没有去处,便鼓动军民上表留己,朝廷答应了,改任节帅为夏绥节度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而我则暂时去职,等节帅上任之后再做安排。”
说罢,刘克之看著杨师厚手上的官袍,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真漂亮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