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18章 旅长:得加钱!

第218章 旅长:得加钱!(1/2)

目录
好书推荐: 抗战:无敌编制系统 无限进化:游戏高手?我们有救了 朕都亡国了,千古一帝系统才来? 重生78被换亲,高冷知青日日拉窗帘 我唱首红歌,你们怎么还红温了? 武技自动修炼,我速通高武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遗孤归来:斩尽一切敌 七月半,鬼娶亲 黄金家族,我带蒙古铁骑横扫亚欧

第218章 旅长:得加钱!

大演武的颁奖仪式结束后,陈铭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亲手为每一位获奖战士和团体代表挂上奖牌。

阳光照在粗糙打造的黄铜奖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映着战士们黝黑却洋溢着自豪的脸庞。

台下,未获奖的战士们用力鼓掌,眼神里满是羡慕与不服输的劲头——要有下次,那奖牌必须得有自己一块!

仪式一结束,陈铭立刻开始了他的“捞人计划”。

他首先找到了之前有过合作的张团长,一把搂住对方的肩膀,显得格外亲热。

“老张啊,恭喜恭喜,这次你们团的战士获得了个人赛武装越野第一名。”

“最近过得怎么样啊?是吗?那我必须出力啊,这样,我调几挺重机枪支援一下你们团,必须把狗日的小鬼子干掉。”

“武器明天就给你送去!不过我这儿也有个小事……你们那个武装越野第一的尖兵,叫王根生是吧?”

“是好苗子啊!让我带回去,到我的侦察营交流学习几天,让我的兵也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铁脚板!”

“哎,好说好说,就交流几天,等过段时间我肯定给你送回去。”

武装越野尖兵+1!

紧接着,陈铭又瞄上了李政委的部队。

“老李,咱们好久没见面了吧,我听说你们在反扫荡的时候武器损失挺大的,需不需要我调点东西支援一下?”

“这怎么行!没有炮,咱们的腰杆子就硬不起来!”

“这样,老李,咱们八路军的部队,那就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亲兄弟,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我支援你两门82毫米式迫击炮,再给你配十箱,不,十五箱炮弹!必须收下!赶紧把咱们的攻坚能力恢复起来!”

“瞧你说的,见外了不是?武器就是拿来打鬼子的,在谁手里不是打?”

“不过老李啊,我这儿有个小请求……你们团那个侦察兵比武拿第一的小伙子,眼神忒好,脑子活络,让我带回去交流几天,学学你们的侦察经验?”

侦察兵尖兵+1!

“.”

+1!+1!+1!!

陈铭如法炮制,穿梭在各部队负责人之间,用重机枪、迫击炮、掷弹筒甚至稀缺的药品和电池。

换回了一个又一个在大演武中脱颖而出的尖兵——神枪手、拼刺能手、爆破专家、工兵奇才……

一场交易下来,三方皆大欢喜。

陈铭得了宝贝人才,嘴角快咧到耳根。

被换走的尖兵们听说能去装备精良、战功赫赫的独立支队,非但不抵触,反而兴奋不已,觉得是去了更能打鬼子的好地方。

而送出尖兵的部队领导,则看着到手的强大火力支援,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天!

或许有人会觉得,独立支队动不动就能缴获坦克火炮,用几挺重机枪换一个尖兵,其他部队亏了。

实则大谬不然。

对于此时绝大多数八路军团队而言,一个兵,哪怕是兵王,其价值也远无法与一挺能稳定提供压制火力的重机枪相比。

现在的八路军火力结构极其畸形,扩编又快,一个普通的团,能有一两挺重机枪都算家底丰厚了,很多团甚至一挺都没有。

没有重机枪,就意味着难以进行公路阻击战、平原防御战,攻打据点时更是要付出巨大伤亡。

老兵们常说:“机枪响,阵地稳!”

重机枪的咆哮声,是部队士气的强心剂。

据延安鲁艺的战地记录,战士们一听到己方重机枪开火,往往会自发地欢呼起来。

迫击炮的重要性更甚,它是八路军极少数能进行曲射火力打击的装备。

参考1942年八路军一个主力团的理想火力配置:

迫击炮0-2门(理想4-6),火力占比高达60%;

重机枪0-1挺(理想4挺),火力占比25%;

而全团近九百支步枪和少量轻机枪,火力占比仅15%。

一门迫击炮的火力输出,约等于全团步枪五分钟齐射的火力总和!

没有迫击炮,拔除炮楼、伏击日军车队、反制日军炮兵都极为困难。

因此,用一名尖兵换回能极大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和生存能力的重火力。

对所有被交换的部队而言,都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好事。

陈铭此举,实则是以交换人才为名,行装备援助之实,巧妙地帮助兄弟部队提升实力。

“你小子,干得不错嘛!”

一个洪亮的声音带着笑意在陈铭身后响起。

“这次大演武冒尖的好苗子,技术骨干,都快被你小子一卷而空了。”

“这名声传出去,我看以后谁还敢带兵来你陈铭的地盘比武!”

陈铭回头,正好看到旅长笑着用拳头不轻不重地锤了一下他的胸口。

旅长何等人物,一眼就看穿了陈铭的小九九。

什么交换尖兵,分明是变着法儿给兄弟部队送装备。

以独立支队如今的家底和四分区军校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能力,还真不缺这一两个尖兵。

特战大队、神枪手大队、侦察营,哪个不是高手云集?

陈铭亲自下场搞这么一出,目的不言自明——直接送武器影响不好,但“换”人才,谁都说不出个不字。

“旅长,瞧您说的。”

陈铭嘿嘿一笑,揉了揉胸口。

“咱这可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

“您没看见兄弟部队的干部们拉着武器走的时候,那嘴咧得,后槽牙都看见了,高兴着呢!”

“哼,也就是你小子现在财大气粗,两个机炮营的装备就这么眼睛都不眨地撒出去了,真他娘的是个败家子!”

旅长笑骂着,语气里却带着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你说你武器多得烧手,怎么不想着给老子也补充点?”

陈铭眼睛一亮,就等这句话呢!

他立刻凑近一步,压低声音:

“旅长,看您说的!给您补充那还能叫事?就冲您旅长这块金字招牌,我高低也得给您整点硬货!”

“要不……就按咱们三八年底开会时提的那个机炮团的理想方案,我给你凑个大概齐怎么样?”

“当真?!”

旅长闻言,瞳孔猛地一缩,声音都下意识提高了八度,又赶紧压下去。

陈铭说的那个方案,他太清楚了。

那是一个因为极度缺乏装备而只能停留在纸上的梦幻编制:

重机枪24到36挺,足以封锁千米宽的战线;82毫米迫击炮12到18门,能压得鬼子一个中队抬不起头;

甚至还有4到8门20毫米机关炮,用来打装甲车和平射碉堡利器!

真要有了这个火力,对于我军的部队战斗力能瞬间提升好几个档次,从一个“叫子”直接变身“暴发户”。

一个团就敢硬撼日军一个联队!

而没有这些,往往需要三个主力团苦战才能抗衡。

以往陈铭也没少上缴装备,但多是轻机枪,重火力和火炮极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