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者若干问题的思考(2/2)
所以,对于献帝对人才没有吸引力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以后有读者提出这个问题,我不会再作回答。
4、关于献帝亲征
有读者对于献帝亲征有不同的看法。我在这里做个说明。
首先,献帝手下此时只有贾诩、荀攸、郭嘉等谋臣,以及徐晃、朱皓、文聘、许褚、张燕、张绣等大将。那么我就请问,要出征的时候(献帝守洛阳),这些大将是用来守洛阳呢?还是派出去打战?派几个人守几个人去征战?所以我觉得皇帝在营中,比这仅有的几个大将又要守城又要征战要好得多!
其次,假设是献帝留守洛阳,而且不用大将守城。谋臣武将全部出征。这个时候,我再问:上面这几个大将谁有能力服众?徐晃文聘他们现在不过是二三十岁。而且他们会听那些谋臣的计策吗?假如以谋臣贾诩或者郭嘉等为主帅,那么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凭什么调遣这些猛将?所以,献帝出征,是最有可能取得平衡,使文臣武将发挥他们作用的方法。当然,以后献帝武将多了地盘大了,再亲征就是不现实的了。
5、关于许褚作战
有人对于许褚与陈纪等人连斗几十回合不满。那么我想说一下。在三英战吕布的时候,张飞先斗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也斗了五十回合仍然不分胜负;最后是刘备上再斗然后吕布才跑的。那么是不是说关羽相当于没上?我相信没有人会这么认为。
至于另外说许褚与名不见经传的人连斗数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斩华雄的时候不过是一个马弓手,可他杀了华雄。所以说名不见经传不见得就是武艺不行。何况这时候的陈纪张勋等人都是袁术的手下大将,纪灵不过是他经常用来做先锋的而已。我相信袁术就算再笨,也不至于拿被许褚一砍就死的人做大将吧?
6、关于情节
由于初次写书,我承认在情节方面我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所以签约的时候我说可能六十万的写不完。但是这方面我会继续努力的。不过我还是不喜欢把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写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就是看谋略与大势。在此基础上我尽量完善故事的情节和细节。
另外,对于主角很少用现代的思维,我之前已经说过尽量去描述当时人物的一种状态。当然,作为一本以重生为名的书,少了现代的思维和知识,也是名不副实的。我以后会适当加上,但不会通篇都用。
说了这么多,是相对大家提的问题作一个统一的回答。同时对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想法再次描绘清楚,让大家分享。再次感谢大家对我以及这本书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