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1/2)
() “那么接下来,再说一下关于引力体的情况。”
“首先,已经可以肯定,九个引力体的本体是九颗中子星,直径大约五公里左右。
至于九颗中子星如何产生?从何处来?为什么质量测不出差异?为什么相互的间距完全一样?为什么排成一个直线队列?这些问题,天文组经过反复讨论,无法解释。而且我们相信,依靠目前所能获得的信息,即使再研究两年,也不会有任何进展,我们已经决定放弃这部分工作,把时间安排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上。
其次,上次会议中欧阳少将所展示的中子星前所未有的辐shè现象,我们初步认定,应该是有一层xìng质非常特殊的力场,或者说强能量场覆盖在中子星表面,关于这个结论,可以由近期持续接收到的,并且肯定是源自引力体的海量高能中微子作为旁证。
天文组一致认为,正是这层我们从未见过也无法理解的力场,阻隔了九颗中子星之间的引力效应,使得中子星在向其他物体释放引力的同时,彼此之间却不受影响,因此才使中子星之间的距离始终没有变化。关于力场的详情,请物理组的同志稍后解释说明。”
“最后,为了加快平塘的五百米口径shè电望远镜的建设,我们天文组的组长和三分之一的同事去了一线指挥作业,天文组留在基地的人力已严重不足,请zhōng yāng增援人手。”
赵主任点点头道:“好,你们拟定需要增加的人员名单,我会用最快的速度办理。”
参宿四也点点头,“行,名单我一会就交给你,那么我这里的情况就这些。”
“谢谢江博士的发言。那么接下来,有请物理组副组长,林云海博士。”赵主任继续推动会议议程深入。
林云海听了一惊,轮到自己了。拿起笔记本,与迎面而过的参宿四点点头,打了个招呼,走到台上,一样的接好线缆,吸了口气,平静的说道:
“大家好。很抱歉,本来,这个发言应该由我的导师杨建国教授来做,但是在过去两个月里,杨教授长时间连续超负荷工作,出现了休克,被送入医院治疗。所以,只能由我替代他给诸位领导和专家汇报,不妥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林博士,”赵主任打断了林云海的话,“杨教授呕心沥血,发生这样的事我们都很深感遗憾,不过他目前身体一切正常,正在治疗恢复中,不用担心。您也有足够的水平和资历代表杨教授发言,不必谦虚。请抓紧时间。”
“是。”林云海不敢再啰嗦,开始自己的发言。
“物理组过去两个月里的主要研究目标,放在了中子星外层的能量场上。在说明能量场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子星。
当一颗恒星进入寿命的终结阶段,恒星的核燃料经过数亿年的反应渐渐消耗殆尽时,恒星中心区域的反应堆所产生的向外压力将大幅下降,再也无法与自身的向心引力平衡,当这种不平衡超过某个临界值后,恒星就会向中心塌缩。
在这种情况下,恒星表面以万亿吨计算的气体物质,将会在重力的加速下,以极高的速度,撞上恒星内核处数亿数十亿年来核反应生成的巨量重金属物质。两者的撞击将产生巨大的爆炸,将恒星表层的物质,通常超过恒星质量的1/3以上,以极高的速度远远炸飞到太空中。
与此同时,撞击和爆炸产生的巨大作用力,将压缩恒星的金属内核。一般认为,如果恒星在发生超新星爆炸前,质量不超过8-10个标准太阳的质量,那么在自身重力和爆炸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组成内核物质结构的原子核,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首先原子结构破裂,然后原子核结构也破裂,原先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和原子核里的质子结合,变成中子,连同原子核内原有的中子一起,组成一种全新的被称为中子态的物质。
因此,实际上,中子星就是一个只有几公里直径,但保留了恒星大部分质量,由无数中子紧紧挤在一起组成的超大中子团。
中子态结构是宇宙中已知的最坚硬最致密物质,每立方厘米高达一亿到几十亿吨,具有极强的磁场和引力场,极高的表面和中心温度,极高的中心压力,极快的自转速度等等一系列普通天体上无法出现的特xìng。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