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初遇挫折,心有不甘(1/2)
() 1996年7月,王小英已经小学毕业了,在县体校练习乒乓球也有五年的经历了。在他母亲谢燕的心目中,王小英俨然就是一个乒乓球高手,虽然没有进省队、国家队,但是,在县里是数一数二的了。
这年冬天,已经调到深圳工作的王冬兰偕同夏鸿儒父子回到王家探亲。夏鸿儒久闻王小英在县体校乒乓球班学习了几年,想看看他究竟有什么长进。夏鸿儒在吃晚饭的时候,抛出战书:“小英、小雄,我听说你们在体校练了几年的乒乓球,我也是乒乓球的爱好者,在读高中时,差一点要招进县里的暑期培训班,但却名落孙山。现在,我要看看我究竟能在与你们交手时得多少分。怎么样,你们愿意跟姑丈过招吗?”
王小雄首先说:“愿意。不过阿英哥很厉害,我从来没有赢过他。”
王小英听到堂弟捧自己的场,十分得意,对夏鸿儒说:“姑丈,明天下午,我们在一楼比试比试。不过,要认赌服输啊!”
夏鸿儒说:“我当然服输。我输在侄子拍下,不吃亏。我只是想看我能拿到多少分。”
“那就一言为定。”王小英和王小雄不约而同地说。
次rì下午,王小英和王小雄兄弟早早来到自家乒乓球室,做起了健身练习。他们俩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一会儿与摸不着底细的姑丈夏鸿儒比赛时能够胜出,以免栽了县体校的招牌。要知道,本县体校的乒乓球训练水平,在梅州是数一数二的。这点,教练是跟他们讲过的。
下午四点,夏鸿儒夫妇来到王奇昌家里,夏鸿儒与谢燕稍做寒暄,便往乒乓球室走去,两个侄儿见到姑丈前来,十分兴奋,王小英首先问道:“姑丈,你要不要先练习一下?”
夏鸿儒说道:“我与你们俩各练习十分钟,松松手脚,然后开始比赛。先和小雄练练。”
王小雄忙说:“好!”接着便开始了练习。
后来,夏鸿儒在与王小英的对练中感到,王小英在体校学了五年,也不是什么东西都没有学到,水平已与自己在伯仲之间,自己很难说完全取胜,而王小雄则差了不少。于是,他对两个小辈说:“待会儿,21分制的,我与小英三战两胜,看谁赢;与小雄打一盘,球全由小雄开。”
“好叻!”王小雄首先欢呼起来。
一会儿,两人的较量正式开始了!
只见夏鸿儒仍穿着皮鞋,也没有换上运动裤便与王小英对上了阵。
这时,谢燕也赶来观战。
起初,夏鸿儒十分认真,施展全力对垒这个经过五年乒乓球系统训练的侄子。也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什么原因,王小英一过招,便觉得姑丈的球怪异无比,挡回来的球总是在滴溜溜的旋转不停,而且从他反手推挡过来的球的力度也很难把握,仔细看他的推挡动作都是一样的用力,但回过来的球则是轻重不同的,这让王小英一时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他一边想着对付姑丈的办法,一边红着脸,拼命地博杀。这样一来,失误就更多了。
第一局很快以21比13败下阵来。
王小英红着脸,虽然心里不服气,但嘴上却说:“想不到姑丈的发球这么厉害。”
夏鸿儒顺着他说:“第二局我不进攻,只推挡防守;球全由你发,再来。”
“好!那就不一样了,开始。”王小英说着捡起乒乓球又干了起来。
第二局开始后,王小英用发球抢攻的招数加强了进攻,一时打得夏鸿儒疲于奔命。在一旁观战的谢燕也十分兴奋,一个劲的叫道:“英英加油!英英加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