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初遇挫折,心有不甘(2/2)
夏鸿儒想道:“我说了不能进攻,只能在推挡中加力,还要在落点上快速地变化才可以扭转局面。”
于是,他微笑着见招拆招,每当王小英侧好身准备发力进攻的时候,夏鸿儒便在回球的时候,用反手一拨,把球回到他正手的远角。这时王小英不得不上前两步把球救起来,更让他疲于奔命。在中局时,两人不分高下,使得王小英杀xìng顿起,频频博杀,但博杀多了,防守方面的缺点便更加突出了。双方15:15平分后,夏鸿儒小心控制落点,连取六分,以21:15取胜。
失败后的王小英好像对自己、又好像对姑丈的球技不服气地说:“没有这样的:你的脚步没有移动,我都赢不了?要加强进攻,掌握主动权。”
这时,夏鸿儒对王小英的球技已经了然于胸,他笑着说:“我的缺点是步法不行,为了避开这个缺点,我想了不少办法,譬如速度、落点,变速推挡;另一方面,我做的这些动作,都是用小臂完成的,动作小而快,你很难把握住。这些都是刚与我接触的人很难适应的。”
王小英连输了两局,算输了。但他还想扳回来,要求继续与姑丈过招打完第三局。夏鸿儒看到一旁的谢燕有点不高兴,便对王小英说:“好,姑丈再陪你练练。”
于是,第三局在夏鸿儒对每一个球的点评中进行。
在夏鸿儒的眼中,王小英的缺点太明显,没有防守,只有进攻;而且他在进攻时的准备过程太长、太明显,让对方很容易觉察到。这样,每当他侧好身准备进攻的时候,就是他丢分的时候。
夏鸿儒不断提醒王小英注意左右开弓,防备对方偷袭左右两边。王小英站位移前,也不随便侧身,以防两边被偷袭。但这样一来,问题还是出来了:王小英没有办法对夏鸿儒开展进攻了。你想,一个本来基本上靠进攻得分的选手,不用进攻手段,而用防守与本来防守能力就很强的选手练起推挡来,那结果可想而知。
夏鸿儒有心让眼前这位从小就开始乒乓球训练的侄子知道“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将第三局作为教练比赛,当让到18:18的时候,决定让他有点挫折感,不让他赢,于是以21:19结束了比赛。
谢燕看到王小英三局都没有赢下来,悻悻然离开乒乓球室。
比赛打完后,王小英将球拍丢给王小雄说:“小雄,轮到你了。”
王小雄腼腆地笑着说:“我不是姑丈的对手,就不比了吧!”
夏鸿儒说:“不要怕,打球不是会输就不打的,重在参与。”
“那好吧!就打一局,请姑丈让着我。”
夏鸿儒笑着与他打开了,他边打边说:“你们能在体校训练是很好的机会,而我呢,很多事情都是讲究自学成才的,没有机会进体校。”
事后,谢燕觉得王小英练了五年乒乓球,还打不过从未受训的夏鸿儒,有点丢人,若是再送他练球无疑是劳民伤财的无用之举。
就这样,王小英、王小雄的乒乓球训练生涯在与夏鸿儒交手后嘎然而止。这时,谢燕要送他到县一中专心致志学习,以便rì后成为国家栋梁。于是,一番折腾便围绕县一中展开。
正是:
痴心父母古来多,谁闻孝子执金钵?
待得清醒人理智,已折一代小喽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