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蜀客抵府谢女出世 北虏入寇甄彻戍边(2/2)
年初洛阳陷落之际,京都建康的调军令就到了南阳郡,加封甄彻龙骧将军衔,增兵五千,出镇鲁阳关。临出发前,甄贯之将甄窈送至裴府。
景平元年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早晨,主房西里间屋木床上,甄窈先睡醒,坐起身来,转脸去推身边的被窝:“裴襄,起床啦,上庙会要迟到啦!”
裴襄大被蒙头,含糊道:“再多睡一会儿。”
乐巧儿在外屋听到说话声,端着冒热气的水盆入内,先给甄窈洗漱,然后穿上夹袄裤子,打扮利落,然后过来招呼裴襄。早食过后,甘祖儿和乐巧儿二人收拾停当,领着两个小孩儿走出房门来到庭院里,大柱子和韩道兴已经候着了,两人要随着裴家主仆一同出门,逛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中秋庙会。
‘庙’在古代主要指祖庙,是祭祀祖先、供奉神位之所;除此之外,还是表现不同信仰的地方。庙里供奉的圣贤主要有古代神话人物如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等;有现实英雄或先驱如关羽、岳飞、孔子等;还有其它民间臆造形象如观世音、四天王,山神、河神、火神等。‘庙会’就是不同信仰群体的集中朝拜活动,献奉供物囊括吃、住、行、乐等各方面。相伴而生的,在庙会周围形成出售所需之物的庙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庙会与庙市的联系rì臻复杂化,最终合二为一,元明清时期达到庙会的顶峰。
宛城庙会的中心区域是北门里大街和相邻西大街,两条大街的庙市都是从北城门算起,绕着位于老城区西北部的佛塔寺,从孔子文庙的东墙外经过,往南汇集到城中心的郡府衙门为止。出裴府所在的白衣巷口,向东步行,过两个街区就到了西大街庙市的南口,距离并不远。
甘祖儿走在头里,出门穿蓝白sè素淡提花曲裙,宝蓝交领右衽,长袖飞纤,头发梳成醉髻,巧儿则穿着短襦和曳地直裙跟在身边。走不多远就碰到相识的邻里和休班的公人上前问候,等到几个人接近庙市区,便看见人群熙攘,摩肩擦踵,场面热闹非凡。大柱子将裴襄举起来坐到自己肩头,韩道兴领着甄窈也如法炮制。韩道兴只比大柱子矮半头,也是个高个子,俩孩子坐在大人肩膀上并排而行,视野广阔,指东划西,不停地叽叽喳喳大声交流。
道边走着一主一仆两个女子,头前身着花袍的高个女子扭头瞧见甘祖儿,就过来打招呼:“裴家娘子,也出来逛庙会呀!”
甘祖儿:“是沈家嫂子啊,这不是带孩子出来凑凑热闹,在家也呆不住。”
沈岳媳妇狄莺和大柱子、韩道兴分别打了招呼,回过头说道:“可惜我那二子送去学艺,要不也喜欢这种热闹。”
甘祖儿:“嫂子倒舍得往外送。这常年见不着,不想吗?”
狄莺:“唉,儿大不由娘,不舍得也没法儿!——妹子若不嫌烦,一起走走吧!”
俩大个儿于是跟在众女眷身后,随着人流沿西大街慢慢向北走,沿途不时光顾道路两旁的铺面。几乎每家门外都摆着一张供案,案前置蒲团,香烟缭绕,不时有人近前上香行礼,案上大多供奉着泥像、陶像、木雕像、石刻像、玉石像、麻纸画像,人物形态五花八门,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