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下)(2/2)
大将军府
大哥深夜急招我和二哥、徐庶、诸葛亮、庞统等人过府议事。
“朝中改制之声日高莫非真要废止试举、功民二制?”大哥微皱着眉头。声音倒是很显平静地询问道。
“主公庶先前已言。此二制或有弊端。但绝对是利大于弊得多于失!”徐庶第一个开口他直接挑到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上“力主改制者庶不知有几人是真心维护祖制祖法。归根结底不过是因这两制利了寒门子弟、庶民百姓而已。”
这几日徐庶在朝堂上舌战群臣。以他的智慧口才仍被层出不穷、引经据典的“对手”纠缠得无法脱身。近年来脾气日见沉稳老练地他居然也被激出地火气。
“我同元直之议!”二哥很简单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与徐庶一样二哥也是寒门出身。他对门阀大族向来好感欠缺。
“元直之言虽然在理!”庞统笑着说道“不过此事地处置切不可草率。稍有不甚便可能引朝中内乱。如此结果。曹孟德恐怕是求之不得他必然会在烈火上再添上一瓢油。
经北伐一役主公一统社稷的根基已被奠定。若因内乱而葬送这大好形势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恩……”大哥缓缓点头。轻应了一声整个人陷入沉思之中。
以我本人而言在改制问题上肯定是站在徐庶这一边——从历史进程来看“试举制”(即科举制)取代征辟察举是人才选拔制度展地必然趋势。而功民制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只看这一次新兵的征募情况便知。
但适才庞统的顾虑。却也是不容忽视的。
左右无计之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羽扇轻摇地诸葛亮身上。直到现在。诸葛亮还未一言我更突然想到这几日的朝争他似乎也没有参与其中。以他与徐庶、庞统的关系这一举动未免有些奇怪了。
“孔明你有何高见?”我将问题抛了过去。
诸葛亮淡淡一笑语出惊人地说道:“亮在想此次的朝争倒也颇有意思……”
“有意思?”庞统略显诧异地看向诸葛亮连沉思中地大哥也转醒过来。
“此次朝争盖因‘日食’之事而起但眼下看来‘日食’反倒被抛到一边。所谓改制不过是‘日食’补救之策罢了。如此情形岂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诸葛亮轻笑着说道“再者朝堂之争当真争得是改制之事么?”
我和二哥尚未弄懂诸葛亮的意思庞统、徐庶两人却如同被雷击一般身体一颤猛地抬头看向诸葛亮大哥似乎也察觉了什么。
“难道说……”徐庶微愕说道。
“此次朝争争得不是什么改制而是……”冲徐庶微点了点头诸葛亮收敛笑容淡然说道。
“权力!”庞统几乎是跟诸葛亮一同说出了这两个字。
“这根本就是一场权力之争!”诸葛亮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场改制之争乃借‘日食’之机以天命之名挑起。试想若是最终改制成功元直、士元甚至是公佑、孝起诸位大人便是与天命相违更有欺天子之嫌焉能再留居其位。
如若元直、士元罢官得益者为谁?”
“再者太史台当真没有看出日食之兆么?”顿了顿诸葛亮继续说道“就亮所知太史令张进颇晓天文变化更曾著书立说。亮亦曾拜读其作并非虚妄。以他之能预断此次日食应非难事。
六日前亮于江东巡视之时曾偶观天象便推知有日食将现。张永文专司其职焉能漏过。或许这就是一场苦肉之计!
北伐大胜天下之势日趋明了恐怕有人耐不住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