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化尖锐为圆润(2/2)
胤祀点点头认可了邬思道仍然是正理的话。自己反对是有很多人寒心先就是康熙然后就是和自己关系一直不算坏的凌啸和以往不同的是储位之争再怎么争也很少牵涉到大政政见冰炭不相容上去可这一次自己的抉择会让朝廷和天家自此展现出不团结。一时间他有了强烈的犹豫-政见不合比争储不同会更加要没有退路更加的你死我活一旦摆明对立立场彼此不把对方打击得无法翻身是绝对不会罢手的-这让他畏惧毕竟和父皇康熙与凌啸的联手相对抗那是在找不自在!
邬思道见他神色已然意动这才钉子般地砸出第三个理由“八爷请你永远都不要忘了除非是造反否则大清朝的皇帝只可能是上代君主指定的人选而绝对不可能是因为几百个官员爱戴就行了的这是儒家的礼法更是天人对应的铁律。在逢迎皇上和官绅之间还请八爷好生思量。为八爷计还是帮助皇上渡此难关的好全臣子之忠尽智人之才……你牺牲得越大这圣眷得到的就越隆!”
这是以前他从来没有想过的角度此时在邬思道口中说出来别有一种警钟聩鸣的味道。老八毕竟还年轻在号称睿智之士的邬思道面前心理上和智力上都有些不自信哗啦啦决堤一般心防彻底溃败了。
但是邬思道的谏议却并没有让胤祀下定决心他紧紧咬着嘴唇心中难受得要死。凌啸幕中头号先生的话的确是至理名言给任何一个阿哥听了都受益匪浅可落在他老八身上就是特别的两难……两方面的利益得失却实在不成比例帮父皇康熙和师傅凌啸吧圣眷固然会增加可那么多兄弟落在自己头上难保一定就是头一份有老十三老十四两个自己的圣眷还是未知之数但他将失去的却是一大批门人的党附!
碍难之时老八抱着姑且听一听的心思苦笑道“胤祀听先生一言胜读十年书。不过依照先生看法我改如何帮皇上和师傅渡此难关呢?”
“这个么简单!”邬思道一脸的兴奋之色暗暗的轿子中眼睛如猫眼般晶亮“八爷你不仅要表示出赞成科举改革而且还要亲自向皇上请命允许你亲自主寻这改革!”
老八骇然色变帮得这么彻底那他不真的成了凌祸党了吗?到时候士大夫们就不是离去那么简单了而是恨上自己了!
却听邬思道继续道“八爷对你的那些交好的官员你可以这样给他们说。就说科举的确有些陈弊但如果让亲王来改谁知道会改成什么样?倒不如我们主动请缨把改的权力争到手不就能够主寻怎么改了免得亲王该得礼崩乐坏!这样以退为进邬某认为他们定然不会反对!然后到了皇上那里邬某敢肯定只会乐呵呵地暂时答应你然后等我们王爷回来自然是参与进来一起改……这难道不就化尖锐为圆润缓和多了吗?”
老八一拍大腿轰然叫妙。
他叫妙不是为什么康熙的难题叫妙而是为这一办法中自己可以两边当好人而叫妙。至于到凌啸力推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用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来避开或者干脆全赖在凌啸身上!
邬思道深知自己这是对老八有败利而无一害的好主意见八阿哥允诺了遂也就各自悄然回府。可是第二天收到的消息却是让邬思道嘴巴都气歪了。
老八一大早就在礼部大堂上宣布反对科举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