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2)
凡子冬冬打响了苶灯叔的左轮手枪
苶灯这次回来快一个礼拜了,天天憋在屋里睡大觉,每天都睡到中午才起床。~~~~今天是礼拜天,一大早儿胡同里来了一个卖蛤蜊巴子的老乡,站在苶灯的后窗户根儿下大声吆喝,苶灯这才早早起来了。
小凡子端着脸盆去洗脸,老远看见苶灯叔正在水管那儿刷牙,吓得掉头就往回跑。
“凡子,回来!”苶灯叔喊。小凡子听见喊声只好慢慢走回来。
“凡子,怎么见了我就跑哇?还记着上次那事儿呢?”苶灯叔问。
“没,没有……”凡子低着头吭吭哧哧地说。
上次苶灯叔回来,凡子闯了大祸,把苶灯叔气坏了,要不是李婶,苶灯叔非得狠狠揍凡子一顿不可。这次苶灯叔回家,凡子再也不敢见苶灯叔了,总是远远地躲着,今天再也躲不开了。凡子只好蔫蔫地往回走。
“傻小子,行啊,有胆量,还跟我记仇了?”苶灯叔摸着凡子的脑袋问。
“没,没有……”听了苶灯叔的话,凡子的脸红了。
“没事儿,过去就过去了呗,甭老想着它。那天有空儿咱们钓蛤去。”苶灯叔又说,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嗯,苶灯叔。”压在凡子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扑通”一声落了地。没事儿了,苶灯叔终于原谅自己了。凡子顿时轻松了许多。
苶灯叔上次回来,腰里别着一把左轮手枪,说是刚刚缴获的战利品。苶灯叔可喜欢他那把左轮手枪了,整天枪不离身,睡觉时还压在枕头底下。没事儿就一边擦枪,一边给麻杆儿拐哥他们念叨左轮手枪的好处。凡子和冬冬也凑过去听。
“去去,小孩子听个屁呀,又听不懂,哪儿凉快儿哪儿待着去!”麻杆儿大模大样地说。
“就你懂!”小凡子和冬冬不服气。
“那是,看了没有,老枪油子咧!”麻杆儿拿着左轮手枪边比划边说。可把凡子和冬冬羡慕坏了,真想拿过来玩玩,哪怕摸摸也行啊,可苶灯叔说只许看不许摸。
“你就不怕走了火!”凡子故意腻味麻杆儿。
“没事儿,又没压子弹。”麻杆儿满不在乎地说。
“那也不行,要养成好习惯。”苶灯叔严肃地说,说完把枪拿了过去,蒙上眼睛开始表演拆装手枪的绝活,还让麻杆儿给他看着表掐点。麻杆儿一边看表一边狠狠地瞪着凡子。凡子故意装看不见,心里却盘算着什么时候能像麻杆儿那样亲手玩玩苶灯叔的左轮手枪!
玩左轮手枪的机会终于来了。这天晚上苶灯叔二子麻杆儿几个人聚在老莫家喝酒,冬冬看到苶灯叔没带手枪,扒拉了两口饭就急急忙忙跑来找凡子,告诉凡子苶灯叔今晚没带着手枪。凡子和冬冬偷偷来到苶灯叔的屋里,非常顺利地从苶灯叔枕头底下把左轮枪拿了出来。
两个人在屋里玩了会儿,又来到院子里,凡子拿着手枪左瞄瞄右瞄瞄,嘴里还不停地“啪啪”着。
“你老玩呀?该我玩会儿了吧。”冬冬看着眼馋。
“等会儿,看我把那只大老家打下来!”凡子扒拉开冬冬,举枪瞄着大槐树上的一只大老家。
“快开枪,一会儿大老家飞了。”冬冬不停地催着。
“等会儿,等会儿,我还没瞄准呢!”凡子说,他是故意拖延时间。冬冬伸手拽着凡子举枪的胳膊说:“快点儿,你都瞄了多半天了,该我玩了。”凡子一边躲一边说:“再等会儿,再等会儿。”
两人正打过时,突然“啪”的一声,枪真的响了。随着枪响,凡子和东东同时摔在了地上,枪也甩出去老远,又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同时哇哇大哭起来。
苶灯叔他们听见枪响全跑出来了,看着地上趴着的凡子和冬冬,大伙全吓呆了,一时间院里静悄悄的,只听见凡子和冬冬的抽泣声。突然,李婶大叫一声昏了过去,整个人直挺挺栽倒了麻杆儿身上。紧接着黄花也大哭起来。
“你们这俩小兔崽子,找死呀!啊?我我……”苶灯叔大声喊叫着扑向了凡子和冬冬,嗓音嘶哑劈裂像劈柴的声音。二子和麻杆儿赶紧抱住了苶灯。
整个槐树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2.蛤蜊巴子下了一缸小白条儿
“新鲜的蛤蜊巴子!五分钱一大盆儿,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喽!”那个老乡继续在胡同里吆喝着。
二子听见吆喝声,不管是卖什么的撒腿就往外跑,先看看再说。麻杆儿也颠儿颠儿地在后边跟着跑出去。这俩人专喜欢凑热闹。
老乡是从白洋淀来的,水管儿自行车上带着两大筐蛤蜊巴子,也没带秤,拿着一个小钢种盆儿,五分钱一盆儿。
二子和麻杆儿拔拉拨拉围着的人群,挤进去,麻杆儿抓起一个闻闻,腥了吧唧的,便皱起眉头问:“这玩意儿也能卖呀?能吃吗?”
“能吃吗?香着呢!比大鲤鱼还好吃。”老乡和气地说,“不信买盆儿回去尝尝,保管香掉牙!”老乡又加了一句。
“好吃倒不假,不过,你这都老了。”二子拿起一个大个儿的掂了掂说。很懂眼的样子。
“老了?这还不算大的呢,那大个儿的,一个就有盆儿这么大,还嫩着呢,一兜儿肉。太小了就没吃头儿了。五分钱一大盆儿啊,便宜!”老乡说完又接着吆喝。
“得,便宜点儿,这么多人等着呢,三分钱一盆儿。怎么样?”二子开始给老乡打落。
“三分钱?工夫钱也合不上!从昨儿前半夜就开始忙活,再骑百十来里地,容易呀?”老乡诉完苦,想了想一咬牙一跺脚说:“看你的面子,我也喝出去咧,四分钱一盆儿!我要是卖给你贵喽,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行喽不?”老乡也挺能白话。
“嗯——”二子哼了一声,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大伙见二子还下价来了,就你一盆我两盆地挑着大个儿的买。凡子跑出来时两大筐蛤蜊巴子已经剩的不多了。二子这时还蹲在那儿跟老农磨叽呢。
“你看,肉多的都让人挑走了,剩的这点儿货底子便宜着处理吧,要不还得带回去。”二子说。
“没那个,小的也是一兜儿肉。更嫩……”老乡说。
“你看看,你看看,刚才你还说小的没吃头儿呢,这会儿又说这个。来回话儿都让你说了,满嘴跑舌头哇。”二子可逮住理了。
“可不呗!指着这点儿玩意儿还能喽财呀!都是乡里乡亲的,便宜点儿,我们包圆儿了,早卖完喽早回家呗。”麻杆儿在一边敲锣边儿。
“这一大堆怎么也得两毛钱吧?”老乡颠颠筐底子说。
“嗨!你们还是老乡呢。对了,二子,你们老家是哪儿来着?大王店吧?”麻杆儿想起白洋淀有个叫大王店的地方,就顺嘴儿拉拉出来。
“你们老家才是大王店呢?我老家是下闸的。”二子瞪了麻杆儿一眼说。
“下闸离着也不远呀,坐船一会儿就到白洋淀了。对吧?来来来,一毛钱,全兜底儿。拿走!”麻杆儿抬起筐就倒。二子掏出一毛钱递给老乡。
“等等,你们给一毛五,全拿走,今儿我也喝出去咧!”老乡呲牙咧嘴地说。
“嗨!你怎么老喝出去咧,喝出去咧的,喝一肚子凉气攒屁呀!得咧,就这么着吧。”麻杆儿继续给人家练贫。老乡双手把着筐不让倒。
“毛儿八分的值当的吗?得!我这儿还有二分钱,全给你!”趁老乡伸手接钱的时候,麻杆儿把筐里的蛤蜊巴子全倒在二子家的大洗衣裳盆里,足有多半盆。
二子看见另外一个筐里还有几个,也抓过来说:“这仨你也甭带回去咧,给我们小凡子回家养着玩儿吧!”老乡看了看凡子叹口气没言声。二子和麻杆儿两人抬起大盆往家走。
“这大半盆,起码得有十小盆,哈哈。”刚一进院,麻杆儿就开始卖乖。
“骑马?还骑驴呢。学着点儿吧,这就叫会买,懂不懂?挑大个儿的,老。越小越嫩。我吃这个的时候哇,你还穿着开裆裤和尿泥儿呢。”二子说。说着说着这俩人又咯嘣1上了。
“你们俩今儿可赚大咧。凡子,出去买捆儿韭菜去,一会儿让你二子叔给咱们来个韭菜炒蛤蜊巴子。”苶灯叔说。
“先给我那三个呀?”凡子跟着他们说。
“给你?那不逗你玩儿吗?还当真了,真是!”麻杆儿说。
“你打听打听去,谁们家养蛤蜊巴子呀?还不如养蚊子蛐呢!”二子说。
“别,人家武大郎还养夜猫子呢!咱们就养!”麻杆儿说着从盆里挑了两只大个儿的给了凡子。
也许是为了感谢小凡子把它们从开水锅里救了出来,第二天那两个大蛤蜊巴子就给小凡子下了七八条小鱼儿,可把凡子乐坏了,见谁跟谁显摆,说他养的蛤喇巴子下了好几条小鱼。
“竟瞎说八道,蛤喇巴子要是能下小鱼儿,那兔子也能下鸡蛋了。那是它吃进去又吐出来的,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麻杆儿挖苦凡子。
“都吃到肚子里了,还能活呀?”凡子问。
“你不懂,跟你说也说不明白。”麻杆儿不耐烦了。
坐着吉普车钓蛤蟆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留着一撮儿小胡子的小个子就开着吉普车来找苶灯了,把苶灯叔堵在了被窝里。凡子和冬冬撒腿就往外跑,看吉普车去了。
一直到下午,苶灯才红头涨脸地从屋里出来,一溜歪斜的,先就着水管“咕咚咕咚”喝了通凉水,又洗了把脸,然后自言自语地叨叨:“怎么样?我们哥儿俩就……就着一个猪耳朵就弄弄了它一瓶儿。他不行,早打打上胡噜了,都快跟死狗差不多……”一看苶灯就喝多了。
苶灯晃晃悠悠来到大门口,向车里的凡子和冬冬招手:“孩子们!下来,我领你们钓钓蛤蟆去!”
“钓蛤蟆去喽!钓蛤蟆去喽!”凡子和冬冬高兴的跑回来,拿上早就准备好的竹竿儿、线绳,又紧着跑出去。这时苶灯叔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汽车嗡嗡地叫唤着,**后边还冒着黑烟。翠翠坐在苶灯叔旁边向他们招手:“快点儿,快点儿,马上开车了。”
等凡子他们上了车,苶灯叔说:“坐稳当喽,走!”
吉普车在其他孩子羡慕的目光中缓缓开出了胡同,凡子和冬冬坐在汽车上兴奋不已,没想到苶灯叔这么快就领他们去钓蛤蟆。昨天他们刚刚准备好竹竿儿、线绳等。凡子问苶灯叔鱼钩儿呢?苶灯叔说:“钓蛤蟆用不着鱼钩儿,又不是钓鱼。小凡子再问。苶灯叔说叫你怎么着你就怎么着,哪儿那么多废话。
没鈎儿怎么钓蛤蟆呢?凡子纳闷儿。上次学农时房东家的老大领着他们那电棒儿照蛤蟆。晚上稻田里黑黑的,蛤蟆一见光,眼睛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一动不动,像个傻子,一逮就逮一大串儿。房东家老二儿说那是蛤蟆正在配对儿呢,咱们一照全把人家的好事儿搅了。
凡子虽然想不明白,但还是按苶灯叔说的,从莲池偷偷砍了两根细竹竿儿,又拿了李婶纳鞋底子的线绳儿。苶灯叔把竹竿儿削光滑,在竹竿儿尖儿上系上线绳儿,线绳儿头儿上又绑上一小截儿红布条儿,还说这根儿红布条儿就是蛤蟆的好吃的,蛤蟆见了它蹿过来就咬,咬住就不撒嘴。蛤蟆爱吃红布条儿?凡子更不明白了。最后,苶灯叔拿着竹竿儿抖了抖说,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二子过来白了苶灯一眼说,嘻!糊弄小孩儿呢?就这么根儿破竹竿子还想钓蛤蟆?苶灯叔还了他个白眼儿没理他。
汽车出了城,苶灯叔越开越快,翠翠吓得直捂眼睛。苶灯叔却说:“没事儿,这才多快呀?我们抓走资派时比这快多了。”
马路两旁的房子越来越少,眼前出现了一片片绿茵茵的庄稼地。苶灯叔问:“你们知道地里种的什么吗?”
“棒子!”冬冬抢着回答。
“对喽!也叫青纱帐,八路军打鬼子,一钻了青纱帐,鬼子立码干瞪眼。”苶灯叔今天兴致颇高,话也特别多。
道路两旁渐渐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洼。苶灯叔又说:“再往前走就是白洋淀了。你们看着点儿,没准儿还能碰上小兵张嘎呢!”
真的?凡子和冬冬马上吵吵着要去白洋淀。苶灯叔又说:“还远着呢!就在这儿钓吧。”苶灯叔把车停到一个大水洼边上。
4.蛤蟆叼住红布条儿不撒嘴
走近了一看,水洼边儿上长满了各种杂草和歪七扭八的小树。凡子伸出竹竿儿试了试,离水面儿还远着呢。这怎么钓蛤蟆呀?
“别着急,看我的!”苶灯叔说着往前走了几步,先伸出竹竿儿把红布条沾湿了,然后便在草丛里轻轻地抖着竹竿儿,竹竿头儿上的红布条儿一颠一颠的,凡子他们瞪大了眼睛。忽然苶灯叔把竹竿儿往后一甩,一只蛤蟆被甩到了地上,冬冬赶紧跑过去抓住。
凡子他们这才信了,苶灯叔的红布条儿还真能钓住蛤蟆,赶紧抢过竿儿跃跃欲试。翠翠回车上拿了条化肥口袋准备盛蛤蟆。
没一会儿凡子和冬冬就进入了熟练状态,蛤蟆们嗖嗖地上,翠翠在岸上东跑西颠忙着拣,一会儿就累得呼哧呼哧喘粗气了。“你们俩也让我喘口气儿,一只接一只的。成心累死我呀!”翠翠喊。
“苶灯叔,蛤蟆傻呀?怎么叼住儿红布条儿不撒嘴呢?”冬冬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