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任重道远 第一节 知遇之恩(1/2)
就在张彦百愁莫展的时候,吕良的到来解救了他,老吕是实在放心不下这个小子,虽然平常搞些新奇的事物算是小打小闹,但这次可是把动静搞得太大了,就算吕良见识再多,这么个种地法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当再次见到张彦,发现这小子以前意气风发的模样没了,耷拉着脑袋愁眉苦脸的,吕良赶快问他:“彦儿,莫非遇到什么难处,于义父说来听听,看义父能否帮得上你?”
张彦把遇到的难处如实禀告,吕良听了也是皱起了眉头,最后只见老头一咬牙,对张彦说:“垦荒之事哪有汝个小儿想的那么简单。也罢,谁让老夫认了汝这个干儿呢,明日老夫将借调两万府军于你,不过事先说好,这些府兵帮汝筑堤可以,但汝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这些人如若出错老夫恐怕也要受到牵连,汝一定要好自为之。”
张彦听吕良说完之后,对这干爹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张彦心甘情愿的跪下来给他磕了三个响头,并哽咽的对老人说:“感谢义父对干儿的知遇之恩,儿父母离世的早,您今后就是儿的亲爹。”
吕良听了他的肺腑之言后把他扶了起来,对他说:“彦儿,汝这才算是把真心交于老夫,不过也不算晚,从此咱这才真的称的上是一家人,起来吧,有老夫为汝做后盾,汝就放心大胆的去干。”
之后吕良巡视了一番后就打道回府了,张彦送出去老远才折返回来。
筑堤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的事情进展的基本顺利。
大堤里立起几十个高大水车,把黄河之水源源不断的引到明渠里,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张彦设计的这水车可是办铁半木的,下面的底座和齿轮全是用铸铁铸造出来的,上面的木架则是用上好的木料加工而成,整个水车用畜力牵引,不分白昼不停运转。
看着吕家的田亩是用人力脚蹬的小水车车水,张彦则把修筑的明渠进行延伸,把黄河之水引进吕家的田地,这也是对他干爹的一种报答吧。
至于耕地的农具,张彦也进行了改良,耕地的犁,张彦改良成了后世的三铧犁,整个机身是用全铁打造, 现代犁铧比起历史上的犁铧改进了很多,现代犁嘴多用纯钢代替,犁底则用生铁铸造件制成,犁杆可以调节高度,灵活机动型更高,耕深由原来的固定深度改为可调节高度。
这三铧犁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落后的耕种方式,当然为了报恩,这个技术也是无偿的提供给了吕良。
好心有好报,由于耕种技术的改进,吕家的农田里腾出来不少人手,而这些庄稼的老把式,吕良毫无私心的都提供给了张彦,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张彦又多开垦出两千多亩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