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任重道远 第一节 知遇之恩(2/2)
夏暑交替,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大堤在吕良的帮助下总算是基本完工,地里的农作物因是新开垦出来的农田,土地肥沃,基本不用怎么施肥,也是长势喜人。
张彦覆着手和贾诩一道站在长长的大堤之上,眼望田间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感叹不已。这么浩大的工程不光使用了大量人力,在金钱方面张彦的小金库早已见底,现在只能靠着吕良的资助,才能勉强的应付过去,但虽然如此张彦还是无怨无悔。
两人现在已经都是农夫模样,脚踏草鞋,裤管也是卷到了膝盖上方,皮肤被晒成了古铜色,虽是默默无语,但两人心里都有同一个愿望,期盼秋后来个大丰收。
天遂人愿,果不其然在金秋时节,张彦迎来了一次大丰收,为了抢收,张彦把家里的孩子也都用上了。
到整个秋收结束,他做了一个统计。就小麦来说,他带来的种子普遍收成能够达到亩产六,七石。而他买来的汉代种子亩产也就是一石多点,张彦种了二十多亩现代小麦,这些小麦他可舍不得乱用,全部留下来,作为种子小心的存放起来,准备来年再大干一场。
玉米,土豆等一些作物也都留下大量的种子,只拿出少部分来让贾诩和吕家人进行品尝。
不过现代种子一共才种下了六十多亩,其他四千多亩土地,也是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益,粗略算下来这四千多亩土地小麦收货两千多石,高粱收获五千多石,还有就是棉花,因种子有限,但也是收获了四千多斤,至于蔬菜水果那是无法统计了,人们连吃带拿,又因为无法长期存放,要想如实的统计出来,估计神仙来了也是头痛。
最后算下来,除了归还吕良资助的钱粮以外,自己还多赚了几十金,别小看了这几十金,张彦在开发的过程中总计投入进去五百多金,能够回本并且还有结余,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事情了。
这一年的春节张彦总算是过了一个安稳的年,而对于吕良无私的资助,他也没有忘记。吕良曾经说过他是吕良的福星,而在于张彦的心里,吕良就是他的贵人,没有他哪能让他在这落后的社会上,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酷(^匠¤网op首\发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