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华清池内活捉蒋,武城庄里闹剧兴(1/2)
在纪念“一二九”游行的第二天,蒋介石召开西北高级将领会议,正式通过第六次“围剿”红军的计划。并确定在十二月十二日,发布“围剿”动员令。
十二月十一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参加晚宴,在晚宴上,他宣布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在陕西的剿共任务。
晚宴结束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密会东北军跟十七路军的主要将领,决定十二月十二日清晨对蒋实施兵谏。
张学良的警卫连在十一日深夜接到命令,全体集合待命,准备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另外东北军的两个精锐营,也枕戈待旦。复兴社西安站站长谷峰仿佛闻到了一丝不对的气味。他派一个特务,自称是刘风林家里来的人,到警卫连找刘风林打探消息。无奈警卫连驻地早已戒严,禁止任何人进入。特务悻悻而回。
刘风林擦拭着自己的那支大肚匣子。他的身边,一百多名警卫连官兵被集中在这一间屋子里。于海生命令任何人不得交头接耳。凌晨三点,于海生领着一个班的士兵,抬进来两大口枪箱。他用撬棍打开枪箱,里面是一堆花机关。花机关学名德国mp18冲锋枪,因枪管外有网状散热套,所以俗称“花机关”,巩县兵工厂曾大量仿制。这种冲锋枪是当下中国军队里,火力最猛最轻巧的单兵冲锋武器。张学良的这个警卫连,算是东北军中装备最好的一支部队。每个班也仅有班长配有一支花机关。普通士兵,还是拿着中正式栓式步枪。
于海生命令每个班过来领取三支花机关。花机关分发完毕后,于海生把警卫连里所有少尉以上军官集合起来,宣布命令。
“诸位,今晚我们的任务是,到临潼华清池,活捉蒋介石。另外两个营的弟兄会配合我们作战。”于海生面无表情的对军官们说。
警卫连的十多名军官被惊的一言不发。要知道,他们今晚的任务可是去逮捕南京政府的最高领袖。一个上尉说:“连长,会不会是你听错了命令?”
“是少帅亲自交待的任务,你说我会听错么?那个人身边小人太多,他听信谗言,只顾内战不顾关外百姓死活。少帅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十分钟后,全体上卡车,直接去临潼华清池。记住,如果遇到守卫华清池的士兵抵抗,可以开火。对于那个人,我们的任务是活捉他。无论发生任何情况,都不许对他开火。”于海生宣布完命令,又对刘风林说:
“风林,你是中央军校毕业的,算是他的学生。今晚如果你不想参与抓捕你校长的行动,可以留在驻地。不过,行动结束前我将派人看住你。”
刘风林从腰间解下中正剑,放在桌子上。“连长,我是他的学生,更是一个热血中华男儿。只要今晚的任务对推动中国军队对日作战有利,我将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好样的。不愧是老军长的儿子,有种。”于海生看着刘风林坚定的目光,拍拍他的肩膀说。
两小时后,警卫连赶到华清池外。东北军的另外两个营已经跟南京调来的宪兵接上了火。南京来的这批宪兵虽然装备精良,无奈对手数量太多,且又属于突然袭击。不一会儿,华清池外围失手。警卫连长驱直入,进入华清池。警卫连按照事前的布置,冲进蒋介石的卧室。可卧室里早已空无一人。于海生命令大家分头行动,在华清池内搜寻蒋介石。刘风林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刚冲到走廊,突然,栗昊从走廊一头闪出来,站在刘风林他们前面。栗昊双手举着两支二十响对着刘风林这边。
刘风林下令手下不要开枪,双方对峙了几秒钟。假如此时栗昊始终不让开路,为了任务,刘风林只能下令开枪。而栗昊这边,如果一枪不发的让开路,就是对蒋委员长不忠。栗昊本来手指已经放在了扳机上,迟疑了一下,又松开。而后,他急中生智,手指再次放在扳机上。他左手拿着二十响,对着自己右臂就是一枪。
栗昊开枪自残后倒在地上,刘风林带着人赶紧前进。走到栗昊身边,刘风林小声说了一句:“谢了。”
刘风林带着这一个班,仔细的在蒋介石的卧室外搜寻。一名眼尖的警卫连士兵看到一块大石头后人影闪动。
“出来,再不出来就开枪了。”那名士兵大喊。
“别开枪,我是蒋中正。”一个光头,留着两撇八字胡,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从石头后走出来。这人正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刘风林他们围了上来,刘风林对着蒋介石敬了一个军礼。“报告委员长,东北军司令部警卫连,奉命前来保护委座安全。”
“哦。那走吧。”蒋介石右手搀着自己的腰说道。
刚才东北军与宪兵交火,蒋介石听到枪声,推开卧室的窗子从卧室里跳了出来。他跳窗逃跑的时候不慎摔伤了腰部。于是躲在这块大石头后。蒋介石知道,自己的命运,现在已经捏在了那位东北军少帅手里。华清池捉蒋的同时,西安城内,十七路军扣押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一众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通电中提出停止一切内战,全国各阶层团结救国。
通电发出后,西安事变的消息占据了民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接来下里的十几天里,各方各派势力在西安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幕幕历史的活报剧。
西安事变后的第二天,胶东掖县县政府。
曹半瞎手里挥舞着一张报纸兴奋的跑到了吴斌的办公室:“东翁啊!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来了?”吴斌放下手里的《金瓶梅》,看着曹半瞎。
“东翁,你看!”曹半瞎把报纸放在桌上。
那报纸整版都是西安事变的新闻报道,吴斌看了看,把报纸丢在桌上。
“这事倒是不小,可跟咱这些个小人物有什么关系?咳,话说回来,别管谁上台,谁当领袖,咱们这官一样接着做。辛亥革命怎么样,革命之后,我老家那个县,县太爷还是原来那个县太爷,只不过换了一身官府。把总还是原来那个把总,只不过换了一身军装。”吴斌摇摇头说。
“咳!我的东翁啊!你没看报上写着,张学良警卫连以下犯上,冲进华清池绑架蒋委员长?我问你,那掖县刘府里的大少爷,是不是在东北军中服役?前一阵听人讲他家大少爷写信回来,说自己进了张学良的警卫连。刘府还为这事高兴得开祠堂祭祖呢!”曹半瞎对吴县长说。
“那又如何?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吴斌问曹半瞎。
“这以下犯上,绑架蒋委员长可是大罪!我看眼下局势,东北军偏居西北一隅,根本不会是中央军的对手。结果肯定是东北军失败,中央军胜利。这刘家大少爷身为张学良警卫连里的军官,一准参与了绑架蒋委员长的行动。咱现在立马把刘府围起来,把刘府的人严加看管。然后直接给韩主席打电报,就说抓住了绑架委员长的反贼家眷。韩主席说不准大手一挥,提拔您到行署当个头头脑脑呢!您说这不是好机会是什么?”曹半瞎说。
“对!我马上就叫刘团长带团丁。。。。。。”
“别!我的东翁,这份功劳,您怎么能跟那刘子容分呢?我看先下手为强。县警察局可都是咱们的人,咱就派警察去围了刘府。”曹半瞎对吴斌说道。
“曹师爷,咱们县警察局你又不是不清楚。除了有几根木头警棍,几条锁人的铁链子之外,一条枪都没有啊!那刘府是什么人家,连门房都有枪!警察局的那群废物能围的住刘府?”吴斌说的是实情。在胶东各县,保安团与警察局势力有强有弱。例如掖县便是保安团独大,毗邻的黄县却是警察局势力强。掖县保安团手里人枪三四百。掖县警察局则只有几十个老弱病残,手里还没有枪。这些警察欺负欺负城里的老百姓还可以,对付世代从军的刘家自然力不从心。
“哦,这一层我倒是没有想到。容我想想。”曹半瞎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步。
“东翁,有办法了!”曹半瞎对吴斌说。
“什么办法?快说。”吴斌着急的问曹半瞎。
“他刘子容可以花钱让土匪充保安团的团丁,咱也可以花钱让土匪充警察局的警察!文峰山的孙老五,有二十多条枪,上百人。咱花上五百大洋,雇孙老五二十个兄弟,让他们都带着枪。然后再让昌邦布铺做二十套警察的制服发给他们。换上了制服,咱说他们是警察就是警察!”曹半瞎洋洋得意的对刘子容说。
“好!就这么办!不过派谁去跟土匪谈呢?”吴斌为难的问。
“好说,东翁如果信任我,我亲自跑一趟文峰山。”曹半瞎说道。
“那我就在县政府等着曹师爷的好消息了!”吴斌双手握拳,对曹半瞎说。
文峰山离县城不过十几里,几个时辰以后,曹半瞎终于气喘吁吁的赶到了文峰寨前。
“呔!寨门前的通报姓名!”土匪喽啰在文峰寨寨门后喊。
“在下掖县县政府曹师爷!有要事拜见你们寨主!”曹半瞎朝寨门后的喽啰喊。
喽啰进寨通报,一会儿寨门打开,喽啰引着曹半瞎进得寨来。
“我说曹师爷,这大晌午头的,你来我们文峰寨有何贵干啊?”孙老五刚啃完一只肥鸡,一边剔着牙,一边对曹半瞎说。
“啊,久闻文峰寨孙寨主勇武,这回来,是让您发笔大财。”曹半瞎拿长袍的袖子擦了擦汗说。
“呦?你堂堂县政府里的大师爷,有财早自己发了,还能便宜我们这群老粗?”孙老五从嘴里吐出来用来剔牙的狗尾巴草芥,说。
“实不相瞒,这笔财,非要您文峰寨的人才能发。”曹师爷又擦了擦汗,将租人租枪的围刘府的事情告诉了孙老五。
孙老五一听是让他们文峰寨的人去围武城庄刘府,蹭一下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不成不成,你不知道,那刘府的母老虎和看门老头太厉害,我以前在她家吃过大亏!”孙老五对上回被二姨奶奶、老胡伤了七八个弟兄的事情心有余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